首頁 » 緣分天注定!1997年82歲老兵再婚,夜里長談驚奇發現:對方是60年前結髮妻

緣分天注定!1997年82歲老兵再婚,夜里長談驚奇發現:對方是60年前結髮妻
2023/01/05
2023/01/05

1997年10月的一個晚上,微風習習、天涼似水,在一間狹小廉租房內,82歲的邱大爺和80歲的劉大娘正坐在床上并肩聊天。

一個多月前,經人介紹,邱大爺和劉大娘認識了,初次相見,他們都有一種熟悉的一見如故之感。

因為老來孤獨無依,互相需人照顧,兩人便決定締結婚約,攜手共度余生。

今天正是兩位耄耋老人的再婚之喜,洞房花燭夜,打發完親朋好友和賓客后,兩人終于有了第一次傾心長談。

窗外明月高懸、秋蟲鳴叫,顯得十分安靜,聊著聊著,不自覺聊到了各自的身世。

邱大爺問劉大娘:

「今天我們結婚了,你看我都還不知道你老家是哪里的,人至老年越發思念故土,老家里還有親人嗎?等有空了,我陪你回去看一看。」

劉大娘看了一眼窗外的明月,眼睛深邃且充滿滄桑,仿佛眸子下隱藏了很多刻在記憶深處的往事。

只聽她輕輕嘆息了一聲,回答道:

「我老家就是西南這邊的,在四川宣漢,父母多年前就已經不在了,也沒有兄弟姐妹,現在家里只剩下我一個人。」

聽到「宣漢」這個詞,邱大爺眼睛一亮,腦海中很多畫面漸漸浮現,這地方承載了他青年時的難忘記憶,于是他又饒有興趣地繼續問道:

「我年輕時去過宣漢縣,在那里待過一年多的時間,下轄的鄉鎮村莊也十分熟悉,你老家的具體位置在哪兒呢?」

再婚老伴以前去過自己的老家,這多少有一些「他鄉遇故知」的意味,劉大娘關于故鄉的話匣子被打開,她回答道:

「是宣漢縣塔河壩爐子村,那是一個較為閉塞的山區小村莊,我也幾十年沒回去過了,不知道現在是怎樣一番光景。」

邱大爺又說道:

「你是爐子村的呀!我記得那個村子里的絕大部分人都姓李,沒有姓劉的,你不會記錯了吧?」

劉大娘看到邱大爺對爐子村這個小地方也十分熟悉,她便道出了其中的緣由:原來,她之前的確姓李,後來因為一些原因才改成了現在這個名字。

在邱大爺的一步步追問下,劉大娘說出了自己以前的名字——李德芳!

聽到「李德芳」這三個字,邱大爺身軀一震,他急忙坐直身子,顯得十分激動。接著,他有些語無倫次地詢問道:

「那……那你認識……邱大明嗎?」

劉大娘愣了一下,她為老伴問出的這個問題感到吃驚,邱大明她當然認識,那是劉大娘年輕時嫁的一個軍人丈夫,後來外出打鬼子再也沒有回過家,如今失去聯系已經整整60年了。

她將這個情況如實告訴給了邱大爺,沒想到邱大爺聽完后,鼻子發酸,淚水在眼眶里打轉。

「你的母親是不是姓余呢?」

面對眼前的老伴,邱大爺問出了最后一個問題。

劉大娘瞪大了雙眼,顯得十分驚愕,她盯著邱大爺看了很久,忽然間意識到了一些事情,于是用發顫的聲音喊道:

「你……你是邱大明嗎?你怎麼變了模樣?這……是真的嗎?」

邱大爺哽咽了,眼淚不自覺奪眶而出,承認了自己就是邱大明,眼前的再婚妻子劉大娘,正是60年前自己的結發妻子。

兩位老人曾經無數次幻想過相見的場景,從希望到失望,甚至都在心里默認對方或許已不在人世。

沒想到失散60年后,竟然還能在茫茫人海中重逢,而且還是以這樣奇特、不可思議的方式。

他們立刻相擁而泣,整個夜晚都在互訴衷腸,緊握住對方的手,生怕一不小心就丟掉了這跨越了半個多世紀才換來的幸福。

邱大爺和劉大娘當初是如何相識相愛的?失散60年,二人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如今再婚重逢,他們又如何去珍惜彼此呢?

一切讓我們從頭開始講起!

相識相愛、婚后離別

事情還得從1936年說起。

這一年6月,早年從軍的邱大明在川軍劉湘的部隊里任職。

有一天,邱大明前往縣城里辦事,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年輕的姑娘吸引了他的視線。

只見這位姑娘穿著淡淡的碎花衣服,扎著兩個馬尾辮,身材高挑、面容較好,渾身散發著清新脫俗的氣質。

這正是年輕時候的李德芳。

李德芳跟隨家人進城趕集,在人群中看到有一位年輕的軍人盯著自己看,她有些羞澀,低著頭掩面跑開了。

恍惚一下就不見了蹤影,邱大明走過去,在人群中找尋了很久,卻再也沒有找到那位姑娘。

邱大明在部隊中人緣很好,連隊的司務長余凱因為職務需要,經常去鄉下買菜,同個村鎮的老鄉都十分熟識。

他看到邱大明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于是便自告奮勇地當媒婆,將塔河壩爐子山的一位李余氏家的獨生女介紹給他。

二人第一次來到李余氏家里時,這位老婦人對身材魁梧、一表人才、英氣勃勃的邱大明非常滿意,她讓二人在堂屋坐著,奉上茶水后,自己去里屋叫獨生女出來相見。

邱大明的心里滿是那一天在街上遇到的清純姑娘,對于這一次相親本不抱希望,只是礙于戰友的面子沒有拒絕而已。

可是當李余氏拉著女兒的手走進堂屋后,他一下子驚呆了,手里的茶碗都差點掉在了地上: 原來李余氏的女兒正是他那天在縣城里碰見的清純姑娘李德芳。

這一次,李德芳穿著一件板藍色的長袖,扎著一根長長的獨辮,辮稍還系著一條紅頭繩,顯得十分出塵又冷艷。

姑娘家臉皮薄,非常靦腆,在母親的引薦下,和邱大明說了幾句話后,就不好意思地扭頭跑開了。

但是在顧盼之間,她還是看清楚了威風凜凜的邱大明的樣子,對眼前的這位軍人很是滿意。

就這樣,兩個年輕人算是認識了!

接下來的大半年時間里,邱大明和李德芳一有機會便見面聊天,隨著了解的深入,兩顆心也越靠越攏。

最終,他們于1937年6月舉行了婚禮,20歲的李德芳成為了22歲邱大明的結發妻子。

婚后的李德芳十分賢惠,為邱大明洗衣做飯,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但因為邱大明是軍人,大部分時間都在部隊里,很少有機會在家陪妻子。

所以結婚四個月以來,兩人在一起的時間很少,算下來還不到20天。

1937年8月13日,戰火打響。

9月5日傍晚,在部隊訓練了一天的邱大明剛回到家中,本想著多陪妻子一會兒,兩人好好吃頓晚飯,就在這時,氣喘吁吁的傳令兵跑到家中傳遞消息: 部隊緊急集合!

邱大明趕緊整理好自己,迅速跑步趕往集合場地。

看著丈夫匆匆遠去的背影,李德芳的心里泛起了陣陣不舍,她意識到了什麼,沖上家門前的小山崗,對著丈夫大喊道:

「大明,早點回來!」

正在遠處羊腸小道上奔跑的邱大明站定了身子,他回過頭沖妻子淡淡一笑,隨后揮舞著雙手,大聲回應道:

「曉得了,阿芳,你在家等著我回來。」

本以為只是一次短暫的離別,但讓兩個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分離,兩人再一次相見,已是60年之后!

戰爭導致夫妻失散,60年生死兩茫茫

但因為戰火紛飛、尺素難達,一封封家書都隨著血與火石沉大海,邱大明寫給妻子的好幾封信,李德芳一封也沒有收到。

戰場上的危險無處不在,邱大明也數次因為好運才死里逃生。

1942年,邱大明退役。

工作安排好、生活穩定后,邱大明對妻子的思念越來越濃烈,他找到了一位中間人,花大價錢請他去打聽妻子的下落。

當時正是兵荒馬亂的年代,誰也不能預測到意外情況的發生,中間人收下銀元后,出去溜達了一趟,回來編造了一段謊言:

「前兩年日軍空襲了宣漢,爐子村成為了一片焦土,我費了好大力氣找到幸存的人,他們說李德芳和她的母親李余氏在這場空襲中不幸身亡,連尸體都沒有找到。」

想不到自己的摯愛妻子成了這樣一個「結果」,相信了中間人謊言后的邱大明悲痛萬分,最終離開了傷心地,被分配到瀘縣做隊長。

隨著時間的推移,邱大明心中的傷痛也慢慢愈合,在親朋好友們的勸說下,而立之年的他再一次娶妻生子。

然而,自從丈夫離家后,深愛邱大明的李德芳一直守在村子里,苦苦等待著他的歸來。

後來,村里從外回鄉的人傳出消息,很多軍人都陣亡了,邱大明應該也在戰場上犧牲了。

可是無論有著怎樣的風言風語,李德芳一概不信,她只堅信自己的丈夫一定還活著,而她也要堅持等到他回來與自己團聚。

他們紛紛勸李德芳改嫁,還將幾個條件不錯的對象領到她家去相親,可這都被李德芳給拒絕了。

李德芳堅信自己的丈夫不會拋棄自己,沒有早點歸來肯定有原因,就這樣一直等啊等、等啊等,邱大明依然音訊全無。

1950年,隨著鎮反運動的開展,邱大明被列為反革命分子,抓住后判處無期徒刑,關了整整21年才被放出來。

1975年,邱大明被無罪釋放,到了1979年,邱大明他終于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此時的他已經是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從以前的鄰居那兒得知:

自己被抓后不久,妻子就改嫁他人,大女兒因病去世,小兒子一個人去了外地,因為與他沒什麼情感,也早已是形同陌路。

為了生存下去,邱大明只好自己撿了些材料搭了一個窩棚,平時靠做些苦力和拾荒勉強度日。

李德芳的生活也同樣充滿了不幸,看到丈夫還沒有歸來,30多歲的她決定外出尋找,然而找了很多年,始終沒有任何消息。

日子一天天過去,李余氏和丈夫相繼去世,家中沒有了親人,李德芳決定去大城市打聽到丈夫的下落。

為了生存,她做過洗衣工、當過保姆、干過服務員、踩過縫紉機,一晃十余年過去了,邱大明始終沒有出現,李德芳真的漸漸失望了,或許丈夫早已不在了人世。

在異地他鄉孤獨謀生的日子并不好受,丈夫也一直找尋不到,多重失望打擊之下,李德芳決定忘記過去,她將名字改為「劉澤華」,與一位來自涪陵的廚師結了婚,二人在街頭擺了一個小攤賣稀飯維持生計。

盡管有了第二次婚姻,但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因為性格不合和貧賤夫妻百事哀,磨合多年后仍然爭吵不斷,最終在忍無可忍之下,李德芳選擇了凈身出戶。

一無所有的情況下,李德芳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她不得不寄住在一位熟識的老鄉家中,平時靠兜售一點小百貨商品為生。

李德芳十分懷念幾十年前和邱大明結婚的日子,也曾無數次夢到在自己老家塔河壩爐子村,黃昏時分和丈夫揮手分別的最后場景。

然而造化弄人,邱大明和李德芳兩人都在重慶,住的地方也只隔了一條長江,相距還不到六公里,每一天早出晚歸、奔波忙碌,他們都有可能邂逅相遇、擦肩而過,但奇跡一直沒有發生。

兩個人在同一座城市里有著不同的生活軌跡,即使偶爾相交,幾十年過去了,塵滿面、鬢如霜,匆匆一眼是真的很難認出。

再婚相遇,攜手共度最后12年

大半輩子漂泊不定、孤苦伶仃,晚年長期借住在別人家里也會招人厭煩,李德芳厭倦了這樣的生活,她想找一位老伴共度余生,至少不用再寄人籬下。

1997年8月,李德芳將這個想法告訴了自己收養的干女兒李臘芝,在她的打聽和安排之下,幾天后,一位穿著舊襯衫、頭戴一頂破舊但很干凈草帽的老大爺來與李德芳相親。

80歲了還想著嫁人,李德芳覺得有些不好意思,相親過程中,她低著頭、有些羞澀,只是簡單地和老大爺說了幾句話,但老大爺整潔的形象給她留下了好印象。

初次見面后,老大爺就像失蹤了,整整一個月都沒有什麼動靜,李德芳有些坐不住,她決定主動出擊,親自去老大爺家中看一看。

也正是她的這一次主動,挽回了一段擱淺了60年的真摯愛情,讓自己的人生得以圓滿、不留遺憾!

來到老大爺家中,李德芳看到了比自己想象中更加清貧整潔的畫面:

一張簡易木床靠墻擺放;床邊是用舊木板釘的書桌;書桌上有一台老舊的電視機;幾雙鞋擺在床底整整齊齊、一塵不染;角落處有一個咸菜缸,缸體和地面沒有任何的水漬污垢。

原來老大爺見面后再也沒有了消息,是因為家中清貧而自卑,他沒有積蓄,害怕每個月只有1000元的低保,養不活兩個人。

可讓李德芳自己也感到奇怪的是,明明這只是兩人的第二次見面,但她心里卻生出了十分熟悉親近的感覺。

老大爺亦是如此,他看到李德芳主動上門來看望自己,心里既驚喜又感動。

他連忙招呼李德芳坐下,自己動手忙前忙后,準備午餐,留她吃一頓便飯。

飯菜很簡單,一盤回鍋肉、一盤青椒皮蛋和一小碟咸菜,兩個人在小木桌上相對而坐,心里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溫暖。

第二次見面后,兩人都對對方深有好感,且明白了心意,李德芳經常去老大爺家中聊天,老大爺也約她出來一起散步交流,久而久之彼此之間產生了依賴,最后有了共度余生的想法。

1997年10月,在幾位老朋友的見證下,兩人結成夫妻,于是便發生了文章開頭所敘述的那一幕。

李德芳知道老大爺姓邱,也一直稱呼他為老邱,但她并不知道老邱就是邱大明,也從未想過會是如此驚喜的結果。

當她得知眼前的再婚丈夫是自己失散了60年前的摯愛時,一瞬間眼淚傾瀉而下,所有的思緒翻涌,情感堆積,感慨萬分。

邱大明仔細看著面前這張布滿皺紋的臉龐,他發現嘴角處有一顆細痣,這顆痣跟自己的結發妻子嘴角上的一模一樣。

他再沒有懷疑,眼前這位白發蒼蒼的再婚老伴,正是和自己失散60年的結發原配——李德芳!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蘇東坡這首悼念亡妻的名詞,成了兩位老人真實婚姻的最好寫照。

只不過讓人更加感動、感慨和溫馨的是:他們所跨越的不是十年,而是整整六個十年……

失而復得下的見面的重逢固然欣喜,但歲月不饒人,兩位老人心里都十分清楚,如今已年過八旬,老天留給他們的時間并不多了。

只有在余生的每一天里更加珍惜對方,才是不愧人生,不留遺憾!

邱大明把老伴捧在手心,他將家務活全部承包,每次出門散步時,總是緊緊拉著李德芳的手。

夜晚,兩人坐在屋里看電視、在門前的小院中看星星,也都是相偎相依,十指緊扣。

這一次,無論如何,他們再也不會放開彼此的手。

兩個年老體衰的老人,身體上多多少少總有一些毛病,因為日子過得清貧,每次看病時,夫妻倆總想把僅剩的一點錢讓給對方,讓自己的愛人先減輕痛苦。

邱大明曾直言不諱地說道:

「我這一輩子打過很多仗,不怕死,我在世上舍不得的,只有她一個人了。這一輩子,我虧欠了她太多太多,無論做什麼去彌補,那都是遠遠不夠的。」

2005年,88歲的李德芳半身癱  瘓、手也骨折了。

為了照顧妻子,90歲的邱大明日夜守護,生怕她再出什麼意外,讓自己抱憾終生。

再後來,李德芳的腿腳也出了毛病,徹底癱  瘓在床上,邱大明拖著老邁的身體,艱難照料著妻子的飲食起居。

2009年,92歲的李德芳自感時日無多,便將干女兒李臘芝叫過來說道:

「我給你的東西并不多,如今我將不久于人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老頭子了。我走之后,你要好好照顧他,他有什麼心愿盡量去滿足,不要讓他再留有遺憾,這是為娘我對你提出的最后一個請求。」

李臘芝聽了之后,含淚點頭答應。

這一年的10月28日,已經說不出話的李德芳拉著邱大明的手,將其貼在自己的額頭和臉上,隨后閉上眼睛,安詳離開。

那一夜,邱大明沒有流淚,也沒有睡覺,從來不抽煙的他抽了一整晚,李臘芝來安慰他,他只說了一句話:

「她走了,我心里難受寂寞得很,但我不能表現出來,因為那樣,她走得也不安心……」

20天后,94歲的邱大明隨老伴而去!

年少時相識相知到相愛,中間分離了60年,到了暮年巧合相遇,一起再婚相守了12年,彼此相伴走完生命中最后的路程,對于邱大明和李德芳老人來說,她們已經沒有任何的遺憾。

2021年9月,兩位老人凄美的愛情故事和坎坷經歷被國內某知名導演選中,老人的故事正在被拍成電影,不久后就會與觀眾見面。

結語

人生有太多的巧合與意外,邱大明和李德芳的相識有巧合,因為戰爭的影響導致彼此錯過是意外,奔波折騰大半輩子,最終再婚時回到原點,這的確有些令人不可思議。

然而,時光雖然漫長艱辛,卻敵不過美好的等待和兩顆心的堅守。

穿越60年的光陰,兩位老人最終回到了彼此的身旁,這跨越了半個多世紀的愛情,足以感天動地。

昨天已經過去,明天還未到來,人生反復無常,未來難以預測,我們能夠把握的只有今天,只有當下。

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夠過好現在,珍惜眼前人,不浪費時光,不遺憾過往,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