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TikTok上的一段視訊火了!
一坨指甲蓋大小的泥巴,經過陶藝師傅的巧手,一番操作猛如虎——
開孔
拉坯、塑形
燒制、上色
行云流水數秒間,便化身精巧無比的微型花瓶。
整個大小不到1cm,但插朵花還是綽綽有余。
評論區的歪果仁紛紛表示不可思議:
Wow,這是什麼指尖魔法?!
也就看了5遍吧, 我愿稱之為TikTok最穩的手!
第一次見這麼迷你的花瓶,Amazing!
截至目前,這支視訊在TikTok上收獲了 4500萬播放量,點贊高達420萬,甚至還掀起了一股合拍風潮。
一位名叫@ruicarlota的葡萄牙小哥,生動詮釋了什麼叫全程震驚.jpg臉:
#是眼睛都快蹦出來的程度...
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Reaction視訊,累計播放2000萬+。
「掌握了#chineseporcelain(中國微陶),你就掌握了流量密碼。」
刷完帖子,Amazing和Unbelievable這兩個單詞已經自帶語音,深深刻進了我的腦海里......
01視訊里的陶藝師傅叫王文化,來自中國瓷都——江西景德鎮。
和傳統的制陶不同,他做的,是微型陶藝。
大小不一的杯碟、形態各異的花瓶,甚至還有葫蘆、火鍋、凳子......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出。
大部分瓷器都只有幾厘米,但該有的細節一絲不茍。
雕花、鏤空、甚至瓶中瓶,將器物之美濃縮于方寸之間。
甚至經過幾百次嘗試,做出了直徑僅4毫米的迷你碗!比一粒米還要小。
纖毫之間,更見功夫。
微陶在尺寸上雖然只有平常陶器的幾十分之一,但是制陶的每一個步驟——
開孔、塑形、修坯、雕琢、上色,都不能省略。
去陶藝店或蛋糕店體驗過的小伙伴一定知道,一般尺寸的陶瓷都是用手掌來拉坯,相對好掌控一些。
而微陶只能用指腹,而且泥坯實在太太太小,加上高速轉動的拉坯機,可以說難度成百倍的增加。
這中間的每一步,都非常考驗眼力、手力的配合。
#力道稍重全修沒了,要不直接整個飛出去...
做到現在的收放自如,行云流水,王文化用了將近10年。
初到景德鎮學藝時,他也是從普通陶瓷做起,開了一家小小的工作室,生意不溫不火。
考慮到現在的人買陶瓷很少再作為日用品,更多的是作為工藝品,他開始摸索起微型陶瓷。
圖源:江西晨報 那時國內還沒有微型陶藝,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買不到合適的拉坯機?那就自己組裝;
沒有小尺寸的拉坯工具?那就地取材,竹簽、鐵絲、鋼釘,甚至女兒的發卡都被他征用。
搞定了硬件,技術才是最難的。
從前拉坯都用手掌,現在換成了手指,相當于從頭學起。
對于手藝人而言,沒有捷徑,只有一遍一遍地練習。
從10cm、5cm,做熟練了再開始挑戰1cm、5mm,一步步接近目標。
18年起,他在抖音開通了賬號,取名微陶老王, 自娛自樂記錄自己每天練習的過程。
慢慢地,他做的微陶開始有模有樣,粉絲也越來越多,沒想到意外火了。
02今年,王文化做陶瓷的第十年。
經年累月的練習,他做微陶的技術,可以說達到了快、準、穩——
泥土飛濺之間,還沒來得及看清楚,一個精美的瓷器,就誕生了。
有網友將他的視訊搬運到TikTok,沒想到反響比國內更加熱烈,他的微陶系列視訊在TikTok播放量累積超1.4億。
得知自己在國外走紅,王文化淡定表示:
會沉住氣繼續精進自己的手藝。
希望對陶瓷文化的宣傳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讓更多的外國人也能了解、體驗中國傳統文化。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歪果仁因為看了他的TikTok,對中國的陶瓷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專門飛來中國體驗做微陶。
#瑞典藝術家在老王的工作室體驗微陶還有個徒弟跟著他學藝,回到美國后,仍持續通過網絡和老王交流。四舍五入,也算「海歸」了。
這樣的例子,在景德鎮不在少數。
很多外國的同行都會來這里交流陶瓷藝術,景德鎮大學里也有不少的留學生。 從中國的景德鎮,到世界的瓷都,景德鎮的開放融合與TikTok的多元達成了某種共振。
#老王與外來游客的合影 03除了王文化,TikTok上還有不少關于中國陶藝的視訊。
一些古老的技術和工藝,更是仿佛神秘的東方力量,讓歪果仁「看傻了眼」:
#跳刀工藝成型的坯體飛速運轉,只見匠人手執坯刀,以固定的角度與坯體相切,快速點下、跳起,重復數次后,坯體上留下了深淺一致、分布均勻的花紋!
「跳刀」技藝源自浙江龍泉是現代青瓷中最常用的裝飾手法這手,莫不是裝了馬達?要不怎麼比機器人還快、還穩!
1800萬播放!別說外國人了,小in也看得一愣一愣的
#開窯一位頭戴草帽,身披斗篷的工匠將窯揭開,另外兩人迅速上前,從熊熊火焰中,取出一個渾身通紅的茶盞。
這個開窯過程,被外國網友稱為「科幻片」;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開窯至今仍是陶瓷文化中最令人期待的神秘時刻這些古老的技法,很多都是從百年、甚至千年前延承下來的。
奇妙的是,一千多年前,中國的瓷器通過絲綢之路,遠傳海外,第一次驚艷外國人。
從此,China除了代表中國,更有了「瓷器」的釋義。
而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優秀的中國匠人和中國陶瓷文化,通過互聯網,通過TikTok,繼續技驚世界。
據統計,TikTok在英美使用時長已超過YouTube,美國人的TikTok月度平均使用時長差不多24.5小時。
除了陶瓷,還有竹編、榫卯、剪紙、茶藝等中國傳統文化,都正在TikTok悄然走紅, 這波反向輸出,大寫的贊。
Amazing China,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