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年,由漫畫改編的電影《古惑仔》在香港上映了。
叱咤銅鑼灣的浩南哥和山雞,帶著幾個兄弟,左手刀,右手棍棒,大搖大擺地走在街頭。
兄弟情義,無處安放的刻骨青春,無一不在撩撥著每個男孩心中的「大哥夢」。
電影中光劍影的虛擬場景,十幾歲的顏維勛,早就真真實實地經歷過了。
他赤著上半身,露出「日本武士」的刺青,手里握著西瓜刀,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
由于年輕氣盛,不知輕重的顏維勛,處處比狠,無所畏懼。
人生遠比電影殘忍得多,沒有人喊「卡」,更沒有人,會給你重來一次的機會。
仿佛是命運的嘲諷,在《古惑仔》上映兩年前,15 歲的顏維勛,因為過失s人進了監獄。
那天,他正在 KTV 和一群兄弟喝著啤9,吹著牛。
聽聞有人吵架,動手d了自家的兄弟,顏維勛二話沒說,拿著摩托車的車鎖,帶著一幫兄弟,就沖上去。
他高舉著車鎖,向挑事的人頭*去。
嘈雜的 KTV 里,大家都扭d在一起。
陳浩南和兄弟們d完人,不會回頭,用食指勾住自己的夾克,甩在背后,留下一個帥氣的背影。
BGM 中,陳小春用力的唱著:「叱咤風云,我任意闖萬眾仰望,叱咤風云,我絕不需往后看。」
那天,顏維勛也同樣留下了一個帥氣的背影。
身后那個因為*中頭部倒下的人,沒有一個人瞧見。
d完架,興致正高,顏維勛和兄弟們,又換了個地方喝9。
他們談論著剛才自己帥氣的一擊,談論著自己是不是少d了一拳,少踢了一腳。
唯獨沒人提到對方的傷勢情況。
對于混江湖的人來說,他們關心自己出手的姿勢帥不帥,高過關心這一擊下去,會不會要了對方的命。
生與死,永遠不再他們的考慮范圍內。
沒過幾天,顏維勛就接到了警察的傳喚,他這才知道,原來d架是會死 人的。
在審訊過程中,他帶著茍延殘喘的江湖義氣,攬下了所有罪過。
因為是少年犯,顏維勛先是被判九年,后經上訴,減緩到四年。
起早貪黑經營小攤的母親,為了支付兒子的上訴費,律師費,不惜變賣了房子。
入獄那天,父親送了顏維勛一程。
轉身之間,他看見父親眼角悄然滑逝的淚水。
這個渾身上下充滿暴 力因子的少年,內心被觸動了,他暗自發誓要做一個好人。
然而,真實的人性,有無盡的可能。
善當然存在,惡也不會消失。
長期混跡在江湖氣中的顏維勛,他那些一瞬間激發出的善意和改過自新的念頭,在出獄三天后,在一聲聲「顏哥」中,又蕩然無存了。
出獄后,顏維勛開了一家刺青店。
他為道上的兄弟們,提供了歇腳的場所,進出店里的都是拿著 槍,拿著 刀,刺滿紋身的社會哥。
沒過幾天,就會有仇家找上門,免不了迎來一場惡戰。
顏維勛的刺青店,從開店第一天起,就沒有消停過。
家里人幾乎都睡不了一個安穩覺,半夜總有電話d到家里,不是醫院就是警察局。
母親整日以淚洗面,她不甘心自己就這麼失去了一個兒子。
然而街坊四鄰都覺得,顏維勛無可救藥了。
為了保命,顏維勛在店里放了兩桿槍。
接下來發生的一切,都和這兩桿槍有關,它們讓他重新做人,但也差一點再次讓他遭受牢獄之苦。
有一晚,顏維勛做了個噩夢。
夢境里,也逃不過dd殺殺,在混亂中,他看著對面人家的窗戶,想到自己如果不小心開槍d進去,里面剛好躺著一個阿婆怎麼辦?
驚醒后的顏維勛,坐在床上開始思索這個夢,夢里阿婆的臉,一點點和自己母親的臉重合起來。
顏維勛害怕極了。
愧疚感油然而生,他決定改過自新,把槍送給別人,自己絕不再參與到鬧事之中。
而就在這時,戲劇性的一幕上演了。
警察搜查了他的刺青店,發現了那兩桿 槍,又以「藏匿 槍 支罪」逮捕了他。
面對再一次要進監獄,顏維勛沒有了第一次的魄力,他跑去向神明求助,發誓如果自己逃過這一劫,一定重新做人。
審判顏維勛的法官,多次翻閱了他的卷案,判定未在假釋期間且是初犯,于是判處了他緩刑。
在顏維勛看來,連老天都要給他這一次機會,他又怎麼能不去好好珍惜?
顏維勛對那兩桿槍充滿了感激,因為要不是兩桿槍帶來戲劇性的情節,他恐怕還是一個 混子。
當年和他一起混的朋友們,死 的 死,瘋的瘋,進監獄的進監獄。
他沒有和他們一樣原地爆 炸,也算是劫后余生了。
他更清楚人還是要長大。
什麼時候長大都不晚,長不長得完美,也不重要。
最終,一個人只能向自己宿命的縱深走去。
對于顏維勛,接下來的余生,用行善來贖罪便是自己的宿命。
偶然,顏維勛在網上看到了國外推出的「待用咖啡」,他突發奇想,決定利用母親的小面攤,做一個「行善面店」,啟用「待用面」的概念。
拿慣了刀槍棍棒的手,如今拿起了鍋碗瓢盆。
當他以一個面目猙獰、滿身刺青的形象出現在面店里,宣傳有免費的「待用面」可以吃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敢踏進店里。
就連曾經和顏維勛稱兄道弟的江湖哥們,也覺得,這無非是顏維勛想出的另一種斂財方法罷了。
從始至終,愿意相信顏維勛的,只有他的家人。
顏媽媽第一個肯定了兒子的想法,在她看來,只要兒子能變好,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
夜深,板橋區青翠市場里,顏媽媽的面店,終于迎來了第一位食用待用面的顧客。
直到這位 80 歲的孤寡老人,毫發無損地吃完了一碗面之后,大家才開始放下戒備,顧慮,走進店里。
「待用面」從開始到現在,已經有四年的時間。
這家小小的面店,在好心人的捐贈和自己的貼補下,已經捐出了 40000 多碗面了。
每一個來這吃「待用面」的人,都有著無法言說的困境。
對于這些,顏維勛從來不會多過問一句。
曾經有個 60 多歲的老人,坐著免費的公交車,專門來到顏維勛的面店里,領一碗待用面。
旁邊的婆婆看到了,就嘀咕:「你有手有腳,來領什麼待用面?」
老人難為情地解釋道:「領一碗面帶回去給 90 歲的媽媽吃,只要一碗就夠了。」
邊解釋,邊艱難地掏出自己的聲障證和低保戶證明。
顏維勛看到了,連忙說:「你不用掏這些,沒關系的。」
然后跑到后廚,做了兩碗面,還切了許多小菜給他d包帶走。
那之后,這個 60 歲的老人,顏維勛再也沒見過。
他知道,那天晚上,別人無意地一句話,已經深深地傷害了他的自尊。
對于那個聲障老人來說,自尊是比填飽肚子更加重要的事。
于是顏維勛決定每一個領用待用面的人,都不需要證明自己的困難。
寧愿錯愛,也不放過。
也曾有一個小伙子,穿著邋遢,來到店里,只是一個眼神,顏維勛就看出了他的窘迫。
做了一碗待用面給他。
小伙子吃完,也是靠一個眼神表達了自己的感謝。
顏維勛心里明白,即使平窮,即使艱難,他們還是要竭盡全力,保護自己那顆和拳頭一般大小的自尊心。
幾天之后,這個小伙子,重新出現在了顏維勛面前,就在顏維勛準備再給他做一碗待用面時,小伙子開口說道:
「這一次我是來捐面的。」
當時失業的他,沒有一分錢,走了很遠才到這里,那一碗熱氣騰騰的面,不止填飽了他的肚子,更給了他活下去的希望。
今天來,他是要把希望帶給更多的人。
顏維勛漸漸開始發現,給人帶去希望這件事,比當時做大哥成就感來得更多。
他甚至開始嫌棄曾經象征著身份的紋身。
它們讓他看上去兇神惡煞,好幾次他好心送物資,都沒有人敢上前接應。
黑社會大哥洗心革面做好事,這根本是在電影里才會出現的事。
顏維勛的人生遠比電影精彩得多。
撿破爛的阿婆來這吃完面,會幫忙主動收拾碗筷。
她顫巍巍地從懷里掏出兩個擦得發亮的蘋果,遞給顏維勛。
那是別人送給她,她沒舍得吃,執意要給顏維勛和他的媽媽。
阿婆不忍心看到他們這麼累。
人和人之間的善意,被一碗面和兩顆蘋果拉扯著。
看似廉價,但那是他們擁有的全部了。
在對方的心里,無論是那一碗熱氣騰騰的面,還是那兩顆被擦得發亮的蘋果,是比金子都珍貴的饋贈。
患有阿茲海默癥的獨居婆婆,坐在面館里,一口氣吃了6個鹵蛋,顏維勛害怕她噎著,一直告訴她,不能再吃了。
老奶奶像個小孩子一樣擺著手,還要繼續吃。
她根本不記得自己吃過鹵蛋這回事了。
顏維勛沒辦法只好認她去,自此,親切地稱呼她為:「鹵蛋婆婆」。
因為癡呆,鹵蛋婆婆常常走丟,街坊四鄰就一起去尋找。
后來沒過多久,她就去世了。
鹵蛋婆婆的去世,讓顏維勛意識到:僅僅靠一碗待用面,去溫暖別人是遠遠不夠的,他要做得更多。
于是,每年他都會抽出一個月進行環島善行。
召集五湖四海的朋友,這里有素未蒙面的陌生人,也有當初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
他們去到每一個教養院、療養院,送上網友捐贈,他們親自采購的商品。
平常,顏維勛更是深入走訪每一個有困難的家庭。
給獨居老人換燈泡,送被褥,修理生銹的推拉門。
每一件小事,他都親力親為。
曾經那個面目猙獰,只會混社會的顏維勛不見了。
他用一碗極具人間煙火氣的面救助著別人,也救贖著自己。
他終究做不了陳浩南。
他更像一個海膽,把帶刺的硬殼打開,里面是有目共睹的柔軟,他根本沒有他想的那麼酷。
看著為自己操勞一輩子的父母,和那些無助孤獨的人,顏維勛明白,這家幾平米的面店,才是他的江湖。
他,也可以是陳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