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善事的定義不在于花了多少錢,而是在于那份真心替別人著想的體貼,在社會上有許多人選擇默默付出,不圖名分也不求讚揚,日前有位媽媽分享,因為一位陌生男子的小舉動,讓他們一家感受到滿滿溫暖。
圖片來源:東森新聞
這位媽媽去年在《彰化人大小事》臉書社團中表示,當天因為在路上出了小交通事故需要做筆錄,耽誤了晚餐時間,就讓大兒子帶著女兒先到附近店家吃飯,而這對小兄妹考慮到家裡的環境因素,只敢簡單的點一大一小的鴨肉飯來吃,更表示要「省一點花」,沒想到在他們身後用餐的客人,默默地將這些都看在眼裡。
圖片來源:今日新聞(示意圖)
只見身穿黑衣的男客人,在觀察到小兄妹的情況後,便走到櫃檯表示,希望能將小兄妹的賬單一起付清,更霸氣的向店家表示,有任何加點的菜也都算他的!感受到他的愛心後,店家也決定補上青菜和兩碗湯,讓小兄妹可以吃的更營養、更滿足。
圖片來源:東網
小兄妹吃飽飯要結賬時,才發現原來已經有人替他們結清,而媽媽也在處理好事情後,想要回頭尋找這位善良的大哥哥,但他早已吃飽離開,最後媽媽只能透過發文的方式回應「在此向您致謝!希望有愛心的您有看到」。
圖片來源:彰化人大小事FB
溫暖的感謝文也吸引7000多位網友按讚,大家紛紛留言表示「超有愛心的人,有福報喔」、「人間處處有溫情」、「救急不救窮,彰化人處處有溫暖」、「溫暖了這個世界,本身這家店的老闆跟員工也很有愛」,店家在事後也有接受採訪,更加還原當天的情況,一起來看看事情的經過吧。
就在前幾日,這位善心人士也被找到,其實是一間餐廳的名廚,炒飯的手法高超更是遠近馳名,有不少沒吃過炒飯的外國客人,也是一試成主顧,他就是29歲的羅士榮,從夜市起家開店三年,靦腆地笑說:「因為小時候有貧窮過,想說看兄妹在吃飯沒有父母在,當下的判斷是覺得應該是沒有錯,跟小時候那時候,吃東西有點不太敢吃怕家裡沒有錢!」也坦言看到孩子開心,自己也心滿意足,真的是十足大善人。
圖片來源:《TVBS》、TVBS NEWS
默默地發揮愛心真的很讓人感動~雖然只是小小的幫忙,卻讓一家人感受到滿滿溫暖!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古人留給我們的諄諄教誨。我們每天都可以做很多好事,每天都可以行善,關鍵在于我們是否真的去做。
有朋友可能會認為自己平時工作忙,下班後要照顧老人,教育孩子,做家務,根本沒有時間專門去行善做好事。這個問題的前半句很多時候確實是實情,工作忙、事情多,以至于沒有整塊時間。但是,如果把行善做好事融入到學習、生活和工作中,融入到日常的方方面面、時時刻刻。我們不難發現行善做好事其實很平常,根本不會耽誤很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