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收到一張假幣應該怎麼辦?大多數人的想法都是立即銷毀或者交給有關部門處理。
當一張假的不能再假的紙幣出現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你拿我當小孩啊?」
但是有一個叫李國色的鮮面館老板,在看到一位老人拿著手繪的人民幣時,他不但沒有聲張反而默默收下了這筆錢。
這樣的交易一直持續了十年,直到這位買面人離去。
這位老人為何拿著紙幣去「騙人」?店家為什麼能夠堅持十年而不揭穿這場「善意的騙局」?
紙幣買面條
2022年年初,故事的主人公鄭祖龍還和往常一樣來到了浙江溫州的一家面館門前。
「老板,我要一袋面條,給你錢。」老人很自然地掏出了手里的紙幣。
來來往往的人群看到這張手繪的紙幣時,都感覺這位老人是一個騙子。他們還心想,什麼樣的老板才會收下這張紙幣啊?
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老板并沒有理會周圍人的目光,欣然地接受了這張紙幣。
他轉身給老人拿了一袋面條,在面條的底下還偷偷放了一小袋榨菜。
但鄭祖龍看到面條底下的榨菜卻堅決不收,兩個人就因為一袋榨菜在那里互相耽擱了好半天。
最后面店老板還是拗不過老人,把送出去的榨菜又收了回來。
老人默默地拿著他的面條返回了家中,看到老人這個樣子,很多人都和飯店老板詢問這位老人的情況。
鄭祖龍
當聽完老板的講述后眾人這才知道,原來這位叫鄭祖龍的老人是一個從小就有點智力缺陷的人。
自從父母走后,他就一個人生活。他的哥哥嫂子也時常會過來照顧他,但他還是不愿意過多打擾哥哥的生活。
其實鄭祖龍是這家面館的常客,在2012年老板的父親經營這家飯店的時候他就經常來。
那個時候鄭祖龍并不是像現在這樣用自己畫的紙幣買東西,他還是用正常的人民幣結算的。
在一開始老人結算時還會掏出100元的大鈔,漸漸地100元大鈔變成了50的。
等到了第二年他來買面條的時候,付款時就變成皺巴巴的零錢了。
直到最后他連一袋面條錢都付不起的時候,鄭祖龍就好長時間都沒有來過這個面館。
時間一長老板的父親都已經忘記了這個人,突然有一天老板看見鄭祖龍再一次來到面館,這次他掏出來的竟然是一張 手繪的紙幣。
老板的父親第一時間接過了這張紙幣,就吩咐老板去給鄭祖龍裝面條。鄭祖龍拿到面條之后也沒有說話,直接就回家了。
等鄭祖龍走后,老板就問自己的父親:「爸爸,你為什麼收下這張假錢,這明明就是人畫的。」
父親看著自己的兒子說道:「孩子,誰都有困難的時候。你還記得他曾經一直在咱們店里消費,消費的錢也是從大變小,估計最后他是沒錢買面了才想出這樣的方法。」
「我們應該多做善事,不要為難一個智商有缺陷的人。再說一袋面才多少錢,要是沒有這袋面他餓死了怎麼辦。」
善意的開始
聽到這句話,老板感覺父親說的確實有道理,就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等到了第二天,老板再一次看到了鄭祖龍。
這次鄭祖龍來時,手里還是拿著一張手繪的紙幣,他看到面館前邊排成了隊,于是就靜靜在旁邊等待著。
等所有人都買完之后,他才上前掏出自己的紙幣,向老板買了一袋面條。
老板看到鄭祖龍這樣的操作也想起父親的話,于是就在給他裝面的空當,把一袋小榨菜裝到了面條里。
老板本以為這個善意之舉會得到鄭祖龍的感謝,可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鄭祖龍卻馬上從面條袋子里把榨菜取出來還給了老板。
之后也沒有說什麼就急匆匆地走了,這讓老板感覺一頭霧水。這個人怎麼能這樣,拿紙幣買東西行,我送給他的東西就不要。
后來老板也明白了鄭祖龍為什麼這麼做,可能在一個智商有缺陷的人看來,他一直不認為自己的錢是假的,所以買東西付錢是天經地義的事。
但是,白白拿人家東西是絕對不行的。
真是應了那句話:「時而清醒,時而迷糊。」
明白了這樣的道理后,老板也算是搞明白來鄭祖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自此以后,老板和鄭祖龍好像就形成了某種默契。一個十分自然地收下假錢,另一個拿到面條之后就選擇直接回家。
而在很多人排隊買面條的時候,鄭祖龍也不會上前購買,只有店里沒人的時候他才會來。
如果面條袋里邊還有別的東西的話,那鄭祖龍都會當面給老板退回來。
后來老板想了一個辦法,用面條把榨菜包裹起來,只要不讓鄭祖龍發現就行了。
所以老板就會在一個袋子里把面裝得滿滿的, 以至于不會被鄭祖龍發現老板在默默地幫助他。
面館老板
這件事一直持續了很多年,這里不得不為老板的行為點贊。
也有人問過老板為什麼會這樣做,老板總是無所謂地說道:「一袋面才幾個錢,要是沒有這袋面他餓死咋辦,這是我父親交給我的做人道理。」
通過多方打聽人們也知道了老板的身世,老板叫李國色,就是浙江溫州本地人。
李國色小時候家里非常貧窮,并且他的母親在很多年前就因為得了一場病而離開了。
但他從小就養成了一種勤勞善良的性格,這也和他的家庭影響有關,因為他的爺爺和父親都是十里八鄉有名的大善人。
雖然他沒有得到母親的疼愛,卻得到了父輩們的正確教誨。
以身說教
他的爺爺一直都在教他應該怎樣做一個好人,怎樣去幫助他人。
一次爺爺下田除草的時候,李國色已經在家里把飯做好了,這也是小時候的李國色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因為那天爺爺回來得比較晚,所以李國色就一個人把自己的那份飯先吃了。
等爺爺回到家的時候都是傍晚了,李國色馬上幫爺爺把做好的飯端了出來。
此時的爺爺也餓得饑腸轆轆,正在這個時候院子里來了一個乞丐。爺爺看到這個人已經餓得不行了,立馬把手里的飯給了這名乞丐。
爺爺自己又起身去廚房做了一份,等到乞丐走了之后,李國色就問了爺爺:「爺爺,你不餓嘛?都干了一天的活了。」
爺爺一臉慈祥地看著李國色說道:「孫子,我其實也非常餓,但是我晚吃一會沒關系的。」
「這個乞丐有可能比我餓,咱們能夠幫助他一下不是很好嗎?以后,你長大了也一定要做一個樂于助人的人。」
那個時候李國色還似懂非懂,直到后來他才明白爺爺當時對自己的影響有多大。
要是沒有爺爺這種言傳身教,或許李國色也不會變得像今天這麼善良。
后來爺爺也因為疾病的原因離開了李國色,教育李國色的任務就傳到了李國色的父親手里。
父親也繼承了爺爺樂于助人的好傳統,做什麼事情都想著別人。
經過幾年的奮斗,李國色父子也有了一些積蓄,兩個人決定來到浙江溫州開一家鮮面館。
父子倆把這家店經營得很好,周圍的人也時常來到這家店消費。
有時候鄰居忘記帶錢了,父親總是讓人家先把面拿走,以后有時間再來店里結算就可以。
而父親也用鄭祖龍這件事完成了善良品德教育的接力,曾經他的父親用一頓飯教會了李國色善良。
如今他用幾年的紙幣收取傳承著李家的家風。
后來父親不再管理面店生意,把一切事情都交給了李國色去打理。
對待鄭祖龍,父親還特意交代無論他用什麼來買面條都要賣給他,因為他是一個可憐人。
李國色也聽從了父親的安排,一直默默地照顧著鄭祖龍。一時興起去幫助他人或許會很容易,可是一直堅持卻是一件難得可貴的事情。
李國色的這種行為也得到了政府的肯定,當地政府了解了這件事后,選擇給李國色頒發獎杯和獎金。
拿到3000元獎金的時候,李國色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把這筆錢送給鄭祖龍。
自己并不需要這筆錢,他希望能夠通過這筆錢去改善一下鄭祖龍的生活環境。
當他把錢給鄭祖龍的時候,鄭祖龍說什麼也不收這筆錢。他不說為什麼,但是他或許已經用行動告訴了我們為什麼。
一袋榨菜都不肯多拿的人,又怎麼會平白無故去拿這3000元錢。
人們也通過這件事確定了鄭祖龍不是一個騙吃騙喝的人,他只是單純地以為自己畫的錢是真的人民幣。
后來政府也出面說明了這種情況,其實鄭祖龍不光在這里買東西用手繪紙幣,在很多地方他也做過類似的事情。但是大多數商販都不會把東西賣給鄭祖龍。
為了解決鄭祖龍的困難,在2005年政府已經給他上了低保,每月的1300元補助完全是夠他的生活的。
這也讓人們對鄭祖龍有錢卻花手繪紙幣這件事產生了另類的想法,后來通過打聽找打了鄭祖龍的大哥,人們才了解到鄭祖龍自小就有一個攢錢的好習慣。
但是攢下來的錢也沒見他花到哪里去,因為他的智商原因,導致他認為自己手畫的紙幣就是真的。
在之前,鄭祖龍的哥哥也去過李國色的店里給鄭祖龍結算面條錢,但是都被李國色給拒絕了。
他幫助鄭祖龍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因為賺錢才做這件事。
鄭祖龍大哥又一次拿著錢給弟弟買單,無奈的說道「老弟,你就拿著這些錢吧,我知道你們無償的幫助我的弟弟,但是你們也不容易面、水電啥的都需要錢。」
就連鄭祖龍的大哥都忘記了第幾次來到這個賣面條的店,但是李國色依然沒有收下鄭祖龍大哥的錢。
「大哥,我不在乎這點錢,只要看著鄭祖龍每天健康的能來我的店就很好。」李國色發自肺腑地回絕道。
鄭祖龍的大哥也沒有辦法,只能任由他去。幸好鄭祖龍不偷不搶,買東西都是關于吃的,周圍的人也沒有把這件事當做一回事。
其實從法律的層面上講,鄭祖龍的這種行為是一種犯罪的行為。
但是當地派出所也沒收到關于鄭祖龍的報案,而且鄭祖龍還是一個先天性智商有缺陷的人,當地派出所也沒有給他定罪。
李國色的善良和鄭祖龍的行為使得這件事一直持續了這麼多年,后來李國色希望除了幫助老人解決溫飽問題之外,還想給老人留下點什麼。
2019年,李國色就開始給老人拍攝一些小視訊,不僅傳遞能正能量還能讓老人的生活被記錄下來。
他的每一個視訊都有老人的身影,基本都是老人拿紙幣來買面,有時還會發一些老人的生活視訊。
這些視訊一發出就在網上引起了高度關注,很多網友都在為李國色的這種行為點贊,也有很多網友很關心鄭祖龍的生活。
有時候趕到什麼事情耽誤了更新,視訊底下就會有很多人留言,希望李國色能夠早一點更新鄭祖龍的動態。
不知不覺中李國色的視訊已經更新了100多集,這樣單調的更新內容不僅沒有讓人們感覺到無聊,反而讓人們感覺到一絲人間的溫暖。
鄭祖龍離去
直到視訊更新到137集的時候,鄭祖龍已經不在了。
2022年1月7日,鄭祖龍因交通事故離世。
聽周圍的人們說,那天鄭祖龍出門溜達的時候,很不幸被對面駛來的大貨車給撞了。
因為大貨車視野不好,所以司機根本就沒有看到鄭祖龍。
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鄭祖龍就被送到了醫院,最后經過醫生的全力搶救也沒有挽回這場災難。
李國色直到鄭祖龍離開三天后才知道這個消息,因為連著三天沒有看到鄭祖龍來他家買面條,李國色心里也開始擔心。
第三天的時候,李國色就早早的關了門去大街上尋找鄭祖龍。
直到找到鄭祖龍大哥家,他才知道鄭祖龍已經不在了。
其實這麼多年下來,李國色已經把鄭祖龍當成了自己的家人。這不是單純的善良,而是已經成為了李國色生活的一部分。
從第一次鄭祖龍來他家里買面條到他離去,時間已經過去了九年。
這十年看似是李國色在無償的幫助鄭祖龍,但其實何嘗不是鄭祖龍在陪伴著李國色一起生活呢?
只是逝者終究會逝去,李國色拿著這麼多年從鄭祖龍手里收到的一張張手繪紙幣,無數思念瞬間涌上心頭。
最后他還是選擇把這些紙幣燒毀,這些手繪紙幣消失了,李國色的善良并沒有消失。
社會反差
生活中有很多善良之舉需要我們去傳承,李國色也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何為人間大愛。
但十年的堅持和扶過馬路的老太太這件事相比,就形成了不一樣的反差。
記得之前網上有一篇報道,老人在過馬路的時候不慎跌倒,周圍人很多人看到了都假裝沒有看到,最后是一個小朋友選擇將這位老奶奶扶了起來。
當所以人都對這個小孩子的行為表示贊揚的時候,事情出現了戲劇性的反差。
老奶奶堅持說是這個小朋友把他撞倒的,死拉著這個小孩子不讓走,最后把這個小孩子都急哭了也無濟于事。
周圍人也勸說老太太,但是老太太就是不放小孩子離開,最后沒有辦法只能報警處理。
但就在周圍人的指證下,這位老太太還說是小孩子把她碰倒的。
這位老太太和鄭祖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鄭祖龍雖然拿著手繪紙幣去買面條。但是他堅決不會要老板送給他的東西,哪怕是一袋榨菜都不行。
而老太太在面對別人伸出來的善良之手時,最后的做法卻讓人寒心。
鄭祖龍用紙幣買面條不收多余的東西,是他最后堅持的道德底線。而老太太的底線在哪里?
連一個智力有缺陷的人都能明白的道理,但大多數人一輩子或許都不會明白。
被幫助的人都表現的參差不齊,幫助別人的人也會有不一樣的表現,像李國色這種堅持收手繪紙幣十年的人那就更難能可貴了。
就像前段時間網上報道的一篇非常火的文章,在黃河有人不幸溺水身亡,打撈他的尸體成為了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但是有一位大哥看到河里的尸體就打撈上來,本以為是一件樂于助人的好事,最后事情也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
打撈尸體的人拿著尸體作為要挾,希望尸體的親人能夠拿出一部分錢作為酬謝。
按理說給他一部分錢也算情理之中的事,但是這位打撈尸體的人竟然提出了一個讓所有人無法接受的數字。
這哪里是做在善事,這分明是拿著別人的尸體作為要挾的工具,這個人簡直就是一個「奸商」。
把生意做成了善事,是李國色作為一名商人最為善良的一面。
而這位要挾家人的人卻把善事做成了生意,這不是真的善良,這是用善良之辭掩蓋他的黑心之舉。
這樣的反差,讓人們看到李國色發自內心的那股善意,更難得可貴的就是這件事一直堅持了九年。
就算是至親之人照顧一個智力缺陷的人都有可能產生什麼抵觸心理。
然而李國色卻沒有那樣做,每天都堅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給鄭祖龍一份明媚的陽光。
結語
社會上還有很多像鄭祖龍這樣的人需要我們為他們提供幫助,讓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在人生最為艱難的時候能夠看到希望,讓他們的內心能夠感受到來自這個社會的關懷。
善事不一定要多麼的偉大,平凡而堅持的善事更是我們需要學習的,這是錢買不來的一種精神。
李國色能夠有這樣的表現和他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系,爺爺從小的教育讓李國色能理解這份幫助別人的快樂。
到了父親這一代又一次把樂于助人精神傳承了下來,兩代人的傳承讓李國色能夠做出堅持照顧鄭祖龍十年的善事。
李國色在未來教育孩子的時候,也一定能夠把自己從父輩那里學來的精神教給自己的兒子。
無論你身處什麼樣的生活狀態,都應該多做善事、多做些樂于助人的事情,讓人間大愛傳遍祖國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將來你有困難了別人也會向你幫助別人一樣幫助你,這是愛的傳遞,也是教育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