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工地中 ,一群壯漢正在為了興建大樓而拚命工作,然而其中卻有一個瘦小的身影吸引了旁人的目光!頂著40多度高溫,一位18歲少女正在工地裡幫忙,全身汗流浹背,眼看工地上全是青壯年男性,一個小姑娘顯得格外顯眼,而她之所以身在工地,背後其實有著數不盡的辛酸。
女孩在工地
她父母雙亡,與眼睛看不見的奶奶、體弱多病的爺爺 相依為命, 全村人心疼她,一提到她便會失聲痛哭。
可小姑娘雖然窮,卻窮得有骨氣,要 用自己的雙手,改變自己的命運。
她的名字叫 孫愛花,1991年出生于大陸河南省一個農村中。
在2010年的一個工地上,她 穿著破舊的衣服,在一處建築工地上,頂著40多度的高溫,跟一群男人們一起 拚命的工作。
或許許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一處工地裡,竟然有這麼一位小姑娘?
據工地老闆說,在幾天前,他像往常一樣去工地上班,正好看到孫愛花蹲在工地旁一言不發。
後來,孫愛花向工地老闆提出, 是否可以給她一個再留下來打工的機會?
工地老闆上下打量了她許久,因為工地的活又累又髒,遠不是一個小女孩能夠承受的, 所以便拒絕了孫愛花。
但孫愛花的執意要留下來,工地老闆被她的堅持和誠意打動,最後收留了這位小姑娘,而孫愛花也 並沒有讓工地老闆失望。
雖然她年紀小,又是一個女孩,但是一旦開始工作, 不怕累不怕髒,其他工人能做的工作,她從來不挑不撿, 攪拌水泥、搬磚、搬運水泥,完全把自己當成了一個男人。
並且每天 準時上班,不會說話閒聊,悶頭幹起活來就不停,當別人問她 累不累時,孫愛花堅強地搖搖頭,說她不累, 但眼睛裡閃過的淚水,卻說明瞭一切。
建築工地的工作又怎麼可能不累呢?
就算普通的青壯年男性,做這一行也會 腰酸背痛,何況她只是一個小姑娘。
原本正值大好年華的她,正值愛美年紀的她, 為什麼偏偏要在建築工地上打工呢?
不是她想要在工地裡工作,而是 因為她沒得選,之前她已經到處尋找過工作,從食品店到服裝店等等,但他們全都不接受短時打工。
因此孫愛花只能抱著試一試的心裡來到了工地。
如果不是工地老闆好心,或許她現在還是一份工作都找不到, 可為何即使要在工地上累死累活,她也要工作呢?
原因非常簡單——窮,這世上有許多窮人,但像孫愛花一樣的,怕是再也找不出第二個。
當村民們 提起孫愛花時,一邊訴說她的艱難,一邊 放聲大哭。
村民們提起孫愛花
洗衣服沒有洗衣機,得去鄰居家裡借;做飯了鹽沒有,得去村民家裡借;甚至想喝口乾凈的水,家裡連一口井都沒有, 還得去村裡阿媽那借。
村民們的眼淚,不是為了別人, 正是為了孫愛花。
他們心疼這個小姑娘,所以他們 說著說著,便哽咽地再也說不下去,指了指遠處的一座房子,那裡就是孫愛花的家。
孫愛花的家
破落的老房子,漆黑的牆壁,連一個院牆都沒有,走近屋內,更是家徒四壁,別說一件像樣的傢具, 就連鍋碗瓢盆都沒幾個。
而她平時的飯菜,無非就是粗茶淡飯,光是水煮白菜就能當做好幾餐,一道像樣的菜都沒有。
用枯樹枝爛葉子點燃灶台,忍受著煙熏火燎,把不知是幾天前的剩菜剩飯熱了,這就是今天的晚飯。
而她的親人, 只有一位獨眼的奶奶和拄著拐棍的爺爺,兩位老人看起來瘦骨嶙峋,畢竟二老已經年事已高,都已經年過古稀,身上疾病不斷, 但家境如此貧窮,無錢看病。
孫愛花爺爺
孫愛花奶奶
他們祖孫三人相依為命,生活來源僅僅依靠自家的3畝地。
平時,爺爺奶奶也會 出門拾荒,但他們 腿腳不便,這些年也漸漸少了,幸好還有政府發給他們的補助以及 周圍人的幫助,不然,他們的生活只會 雪上加霜。
我們不禁想問,既然家中如此貧窮,那麼孫愛花的父母又在哪裡?為何拋棄自己的父母和孩子?
孫愛花從小便是爺爺奶奶一手拉扯大,而他們 不是被孫愛花的父母放棄,只是這其中又有一段 讓人潸然淚下的往事。
孫愛花的母親年輕時便受過刺激,所以患有精神問題,在孫愛花一歲時便走失了, 從此下落不明。
那個時候的孫愛花,還是繈褓中的嬰兒,她最需要的便是母親,母親卻離她而去, 這更像是上蒼開的一個玩笑。
她的父親則獨自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既要照顧孫愛花,又要照顧自己的父母,這個家庭已經非常艱難。
但老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在孫愛花六歲那年, 他的父親卻發生意外離開了,隨著孫愛花漸漸長大,家裡的經濟狀況並沒有好轉。
當時為了給家裡人帶來更好的生活,孫愛花的父親前往鄭州的一處建築工地, 準備賣力氣賺錢。
可天災人禍,躲也躲不掉。
就在她父親到達工地的第一天,還沒開始工作賺錢,孫愛花的父親無意間碰到了電線,觸電後送醫不治。
這對于原本便已經相當窮困的孫愛花一家來說,更是無情的一擊,這個家庭眼看就要毀了,畢竟孫愛花的父親走了,家裡的頂樑柱也就沒了,更沒了經濟來源。
幸好她的爺爺奶奶振作了起來,他們已經沒有了兒子,決不能再讓自己的孫女出事,于是一邊種地,一邊撿破爛,這才將孫愛花養大成人。
但歲數的不斷增長以及疾病的增多,老倆口再也沒有能力支撐起這個家,而且就算孫愛花還小,她也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擔。
講到這裡,不禁又讓人想到一句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不是他們天生吃苦耐勞,或許是生活的壓力,讓他們無從選擇。
而孫愛花雖然窮,但她卻窮得非常有骨氣。
她拼了命地努力學習,就想有朝一日,學業有成以後,能夠帶著自己的爺爺奶奶出去轉一圈,可這個目標對她來說,卻並不容易。
她每天 既要照顧多病的爺爺奶奶,又要 為家裡的生計打算,餘下的時間她才能用來學習,但她卻日復一日堅持了下來。
並且為了他們一家人的生活,她 背著爺爺奶奶偷偷跑去工地。
可為什麼她要揹著爺爺奶奶呢?
因為孫愛花父親的離去,所以孫愛花的爺爺奶奶對于工地一直心存芥蒂 ,對于他們來說,無異于傷心地。
但孫愛花偏偏要去,因為當她借錢時,卻遭到了拒絕,這一點傷害了她的自尊心,所以她要靠自己改變自己的命運,更是要靠自己支撐自己整個家。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風雨之後,孫愛花看到的是人生中最美的彩虹。
隨後孫愛花參加了大學考試,來到相關單位查詢成績,她不知道自己的成績如何,心中忐忑不已。
一次大學考試對于她這樣的家庭來說,可能會決定她一生的命運。
來到工作人員面前,孫愛花說出了自己的名字,在工作人員再次確認身份訊息沒有錯誤之後, 告訴了她成績。
結果並沒有讓她失望,孫愛花以優異成績,考上了醫學系。
她之所以報考醫學系,是為了她的爺爺奶奶,她想要學醫,日後能更好地照顧爺爺奶奶。
雖然她如願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大學,可現實卻依然殘酷。
因為家境如此貧困的孫愛花,她的學費從哪裡來呢?
村裡人想要幫她一把,但 心有餘而力不足,于是他們找了電視台,想藉助媒體的力量,幫助孫愛花一把。
而大家的力量無窮大,有無數的好心人紛紛打來電話,表示想要資助孫愛花。
因為 孫愛花沒有手機,所以她留給電視台的是鄰居的手機。
根據鄰居講,他的電話都快被打爆了,光自己已經接著的電話,就有一百多個,沒有接著的,也有一百多個。
他們對孫愛花非常的敬佩, 也想為她做些什麼,甚至還有跟她相同命運的好心人,直接遠道而來,將錢親自送到孫愛花的手中。
而隨著更多人知道孫愛花的故事,她的是事蹟一時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許多公司也捐助她。
現在錢已經不是問題,可孫愛花還是 放心不下自己的爺爺奶奶,畢竟兩位老人年事已高,身體又不好,所以就算她前去上大學, 未來還是有不少困難等著她。
而在2011年9月,孫愛花前往鄭州火車站,甚至有16個市民還自發為她送行。
站在火車站北出站口,熱心市民有的披著雨衣,有的打著雨傘,手裡提著早早為她準備好的月餅,和路上吃的食品,有的志工還要送她過路費和背包。
他們希望,不管孫愛花到了哪裡,都能感受到家鄉人對她的關愛,感受到家的溫暖。
孫愛花 熱淚盈眶,向那些關心她的人保證,她以後一定會 刻苦學習,自強自立,以後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後來孫愛花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諾言,也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骨氣。她不斷提升自我,努力實現自身的價值。
在2021年在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公告中,孫愛花已被醫院錄取。
現在孫愛花真真正正完成了自己的心願,不管人生多麼艱難,她都用自己的努力挺了過來。
她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她拼搏而來的,當然還有好心人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