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綜合推薦
奇聞趣事
熱點新聞
娛樂明星
大马新闻
插畫趣聞
生活小妙招
情感百態
萌寵樂園
全部
    
年關救急!急難紓困金不用低收入戶也能辦:6個條件只要符合一項,2天內最多可領3萬元,千萬不要錯過
2022/05/14

@妙眼看天下 專注社會百態, 傳播 價值 資訊 ,我是木棉,陪你一起瞭解生活的酸甜苦辣~

——————————————————

又到了年末時節,有些人已經開始為新的一年做準備,但對於遭遇困難的人們來說,反而會更加難過日子。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產業,許多民眾生活備受打擊,甚至因為沒有勞保、公保等保障而生活難過。

這時候就可以申請政府的急難紓困計畫,或是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喪葬費、醫療費、生活費急難救助。民眾可以依照申請流程請求救助支援,讓自己與家庭順利度過難關。

當家中負擔家庭主要生計的人死亡、失蹤、罹患重傷病、失業或因其他原因無法工作,導致家庭生活陷於困境時,就可以在事件發生的3個月內,向政府申請急難救助。

急難救助大致上分急難紓困(原馬上關懷專案)、地方政府救助、中央政府救助三大類。

只要民眾本人或親人,甚至是鄰裡、村裡長、學校等單位發現有急難救助需求的人時,都可以準備急難紓困申請書或通報表,向裡辦公室、區公所或市政府申請或通報。

訪視小組在通報後24小時內即會進行實地訪視,送核定機關當日核定後24小時內發放關懷救助金1~3萬元;若經過認定屬急迫個案,訪視時會立即先發給5,000元救助金。

 若經救助無法紓困或不符規定,民眾可以再去申請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救助。

各縣市政府提供的急難救助方案,

有喪葬費、醫療費、生活費的救助補貼。

只要符合下列6點條件之一,就可以向戶籍地的鄉(鎮市區)公所及縣(市)政府提出申請。

1. 戶內人口死亡無力殮葬。

2. 戶內人口遭受意外傷害、罹患重病,或是發生意外事故致死。

3. 負擔家計主要責任者失業、失蹤、應徵集召集入營服兵役或替代役現役、入獄服刑、因案羈押、依法拘禁或其他原因無法工作。

4. 財產或存款帳戶因遭強制執行、凍結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時運用。

5. 已申請福利專案或保險給付,尚未核准期間。

6. 因遭遇重大變故,致生活陷於困境,經社會局或區公所訪視評估,認定確有救助需要。

以臺北市的急難救助核發標準為例,喪葬救助最高核發2萬元;傷病(醫療)救助最高核發6,000元,罹患重傷病者可視其自付醫療費用加計,但情況特殊者最高核發2萬元;生活救助視戶內人口數斟酌核發,最高核發6千元,但情況特殊者最高核發2萬元。各縣市核發標準不同,以各縣市公告規范為准。

當民眾或身邊的朋友有急難救助等各項福利需求時,可以撥打「1957」福利諮詢免付費專線,會有專人提供福利服務說明與資源訊息,或是可以尋求各地方政府相關單位支援。

我是木棉,爲您傳播人生百態,帶您感受正能量的生活,希望 木棉的文章 能帶你找到奮鬥的方向, 關注 @妙眼看天下 ,更多精彩 社會 新聞等你讀!

一聲爸爸等了58年!90歲爺爺「火車站弄丟2歲兒」用一生尋「終在晚年圓夢」父子相擁而泣
2023/04/29
幸好有你!「攔車哥」不為暴雨堅持「攔下來每輛車」累到三次「拯救上百輛車」
2023/03/04
拾荒夫妻「窩棚」18年生了10個孩子,被問其中原因時,妻子:我們也不想
2023/03/04
男子婚戒丟計程車,被司機索要1666元「圖個吉利」,失主溝通無果出狠招,結局讓人舒適
2023/03/04
媽媽獨自帶大2孩,欠債幾百萬硬撐,「零負評女神」林依晨,化身「寵媽狂魔」:媽媽教會我太多
2023/03/04
父母將400萬拆遷款全給兒子,母親突患重癥,卻逼著兩女兒出錢治病,女兒回應:我可沒錢
2023/03/04
母愛永遠不變!兒子中年下崗擺攤,70歲老母心疼兒子「每天送飯幫忙不喊苦」:心疼他,累點也沒關係
2023/03/04
96歲高雄阿嬤賣了55年自助餐,賣掉7套房子,欠債200萬,「逝世3000多人來送,花籃擺滿街」
2023/03/02
85歲都不能安享晚年!她嫁小32歲丈夫「被當賺錢工具」拋頭露面不顧身體「忙直播」:他一點都不心疼
2023/02/28
有錢卻回不去了!馬國畢當老闆「創業月賺40萬」擁5間店,感慨「曾想追回前妻」:沒辦法了
202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