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身體殘障,怕給人家添負擔,30多歲了一直不愿出嫁。後來又不想一輩子做家人的累贅,她又同意嫁出去。在結婚的這件大事上,她考慮的不是自己,全都是別人。
在黔江區城西街道關云居委5組,有一個身材矮小,恰似一個兒童的袖珍女人。她的雙腿嚴重彎曲變形,站立時,身高不足1米。
盡管身體這麼瘦弱,但她還是跟一個正常人一樣,在家里需要做很多農活、家務和帶孩子。
她叫任興萍,今年42歲,1980年出生在黔江區金溪鎮山坳村。2歲左右的時候,因為生病發高燒,家里離鄉村衛生院較遠,不能及時去醫院看病吃藥。
因為病情較重,情急中下,父母便請隔壁的伯父給她打了一針。沒想到,這一針下去,可能是扎傷了坐骨神經,她從此就站不起來了。
那個年代,家里十分貧窮,加上偏遠閉塞,村民們外出一趟很不容易,如果沒有十分緊要的事情,一般不會出山。
任興萍被針扎傷后,并沒引起父母的重視,因此從未帶她去醫院檢查和治療過。
就這樣,她整天坐著,站不起來,時間一長,雙腿也彎曲變形,十一二歲的時候,還不會走路。
到了這個年齡,她也懂得了一些事,知道這樣下去一輩子就站不起來了。于是,她開始練習站立和走路,首先用雙手撐著小木凳讓自己站立來,然后拄著棍子或扶著墻壁,一步一步地慢慢移動。
她每天咬緊牙關堅持練習,大約一兩年以后,終于能夠慢慢地行走了。
之后,她又開始學會做家務,鍛煉生活自理的能力。
在農村,姑娘長到20歲左右,就開始談婚論嫁了。任興萍也不例外,雖然自己是個殘障人,但是上門提親的人卻絡繹不絕,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面對提親者,任興萍感覺很自卑,總覺得自己這個殘障之身,配不上人家,無論嫁給誰,都是給別人添加負擔。因此,面對說媒者,她全都婉拒。
任興萍的父母以及哥哥也跟她一樣的態度,但理由卻不相同。家人們擔心的是,憑她那麼瘦小的身體,憑她那樣弱小的勞動能力,嫁出去后,生怕被嫌棄、擔心被欺負。所以,寧愿把她留在家里,一家人來照顧她,這樣,才能安心。
轉眼又過了十余年,36歲的任興萍忽然間改變了她的想法,面對又一個提親者,她爽快地就答應了。
她說:自己長期待在家里,完全是家里的一個累贅。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母親年紀也大了,家里的擔子落在了哥哥的身上,哥哥上有老、下有小,還要負擔一個殘障妹妹,壓力很大。
自己嫁出去后,能夠減輕哥哥的負擔,就這樣,家人們也尊重她的想法。
于是,就在任興萍36歲那年,由哥哥作主,熱熱鬧鬧地將她嫁了出去。之后,一家人經常過去看望她,關心她,生怕她在婆家受到欺負。
讓人欣慰的是,任興萍的丈夫羅丹法老實、勤快,家里的重活全被他一人包干,只讓任興萍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和輕松一點的農活。
一年后,他們有了自己的小孩,兒子聰明伶俐,身體一切正常。
如今兒子快滿5歲,也該送去讀書了。任興萍打算,9月份上學的時候,就把孩子送去讀學前班,自己也去學校附近租一間住房,負責接送孩子上學,丈夫在附近打些零工,負擔一家人的生活。
任興萍說:無論怎麼樣,都要好好地送孩子讀書,用盡全力將孩子培養出來,因為,孩子才是他們全家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