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有丟失過貴重物品的經歷,在這種情況下,若是有人撿到并愿意歸還,那種失而復得的心情真是非常激動。出于感恩,大多數失主都會給對方買些東西或直接給一些錢表達感謝。
對于撿到東西愿意歸還的人來說,一般是不求回報的,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拾金不昧,有些人會主動開口索要一些報酬,而更有甚者會直接獅子大開口,想著「敲詐」失主一筆。
最近,大陸廣州的伍先生就碰上了這種煩心事。
戒指丟失被人撿到,他想著給對方500元(約2200元新臺幣)「感謝費」讓其還回來,可不想對方卻直接「要價」1666元(約7300元新臺幣)。
今年2月份,伍先生和妻子一塊去廈門旅游。一天晚上,他和朋友一起吃過晚飯后,朋友叫了一輛網約車送他回酒店。
在回到酒店后,伍先生突然發現自己的婚戒不見了,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在車上時還摸過婚戒,想著應該是不小心丟在了車上,便連忙聯系網約車司機,詢問婚戒是否有丟失在車上。
當時司機說在車里沒找到,而伍先生也不能認定戒指就是在車上丟失的,就用懇求般的語氣對司機說戒指對自己很重要,有可能落在車內某個角落里,希望司機有時間能幫著仔細尋找一下。
當時司機也說會幫著再找一下,可後來卻遲遲沒有任何回復,伍先生有許多次想追問一下,可又怕司機心里不舒服,只好作罷。
直到前兩天,等待了一個多月的伍先生忍不住再次開口詢問,司機當時回復說因為疫情的原因,車子被朋友開去了,可以讓朋友幫著找一下,并問伍先生找到后有沒有什麼報酬?
伍先生當時也問司機想要什麼報酬,可司機卻沒回答,直到第二天,司機說朋友在車里找到了戒指,讓伍先生加他朋友的微信協商,看怎麼樣才能把戒指還回去。
伍先生加上司機這位朋友的微信后,先讓對方發了一張戒指的照片過來,在確認就是自己的婚戒后,詢問對方是否能將婚戒寄過來。
對方當時就問伍先生要怎麼表達感謝,伍先生提出給500元錢,可對方對這個金額卻不滿意,直接開口索要1666元,并說這個數字比較吉利。
1666元的「感謝費」對于伍先生來說,實在是要得太多了,便討好般說因為疫情錢不好賺,希望能體諒一下,并直接轉給對方500元錢,可無論伍先生如何懇求,對方卻始終不為所動,回了一句大家都缺錢后,就沒了動靜。
伍先生看協商沒能有結果,便將事情反映給網約車平臺,希望他們能從中調和一下。
目前,事情還在進一步處理之中。而伍先生說自己一直想和和氣氣解決此事,所以沒有選擇報警,但若平臺介入后依然沒有結果的話,他就會報警處理此事。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拾金不昧,但是也有很多人撿到了別人的東西,不是想要據為己有,就是想索要高額「好處費」,其實適當給點感謝費是應該的,畢竟耽誤了別人的時間。
但這種直接要價1666元的,說好聽點是思想道德意識與經濟利益發生了碰撞,說不好聽點,就是赤裸裸地「訛詐」。遇上這種情況,沒必要想著息事寧人,和氣生財,而是應當立即報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