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華失婚時,9歲的女兒靜靜被判給前夫。6年後,前婆婆突然來電:「你快來,靜靜有了。」小華不解:「有了什麼?」婆婆急了:「你說有什麼!」她趕去一看直接嚇傻了,而事情之後的發展更超乎她的想象。
小華有過三段婚姻。頭婚生了一兒一女,二婚生了一個女兒靜靜。
和二婚丈夫失婚時,夫妻兩人都想要撫養權,考慮到小華有其他子女,前夫就這麼一個孩子,所以撫養權就被判給了男方,小華定期支付撫養費。那年,靜靜只有9歲。
後來雙方都各自再婚,原本一切相安無事,卻在一通電話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6年後的一天,前婆婆突然來電,語氣慌張:「你快回來,靜靜有了。」小華納悶兒:「有了什麼?」婆婆著急道:「你說有什麼!當然是有了身孕,現在吃什麼吐什麼。」
聽到這話,小華如同被五雷轟頂一般。自己乖巧的女兒才15歲,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情。她想問清楚情況,可前婆婆不願多說,只催她趕快過去。
小華立馬趕去,可看到女兒的那一刻,她更是被嚇了一跳。靜靜臉色慘白地躺在床上,精神不振,婆婆說是流產所致。
見小華不信,婆婆帶著她去廁所看,裡面確實有一灘血跡。
小華心急如焚,迫切想要知道原委,正巧靜靜的繼母小娟回來了。
據小娟所說,前一天老師打來電話,言語急切地說靜靜吃東西就吐,還反胃,繼母問怎麼回事,老師則反問:「你當母親的還不懂嗎?」
老師口口聲聲說是懷孕的跡象,讓繼母把靜靜領回了家。到家後繼母詢問情況,可靜靜卻不肯開口,無奈之下,才讓婆婆給小華打了電話。
起初小華擔心女兒是被人侵犯,後來又聽繼母說靜靜偷過她手機的事情,小華更擔心女兒走入歧途。
至于這件事的罪魁禍首是誰,婆婆則指向明確。她說靜靜之前曾去找過小華的頭婚兒子玩耍,也就是靜靜同母異父的哥哥,兩人有過單獨接觸。
小華不願相信,但看到婆婆和繼母都十分篤定,她還是需要一個明確的回答。
面對如此骯髒的指控,兒子當即否認自己做過對不起妹妹的事情,之後十分憤怒地掛掉了電話。
這通電話打消了小華的疑慮,也讓她瞬間清醒,眼下女兒的身體更要緊。
她帶著女兒跑去婦產科,可結果卻出人意料。那裡的醫生告訴她,靜靜並沒有懷孕,而是腎臟受損,需要轉到急救病房。
小華負擔不起高昂的費用,希望婆家能一同承擔。可前夫不接電話,繼母說跟她沒關係,婆婆更指望不上,她只好讓女兒出院,把人接到自己家裡照顧。
可出院前檢查結果出來,竟然顯示靜靜的癥狀像是服用過烈性毒藥。
事情的復雜多變令小華摸不著頭腦,可眼下她沒有多餘的心思,只想把女兒照顧好。
可是某天一位老鄉的來電令小華更加氣惱。對方是來關心靜靜「懷孕」的事情,而她的消息來源竟然就是婆婆和繼母,原來她們竟把這種毀人名譽的事情散播給了外人。
事到如今,小華不得不出面澄清。她拿著診斷書去給婆家人看,婆婆的話卻令她難以置信:「醫生可以搞鬼的。」
婆婆固執己見,還和繼母一樣表示對毒藥的事不知情。小華氣急敗壞,和他們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爭吵不出個結果,小華只好先回家照顧女兒。後來靜靜在母親的悉心照料下逐漸好轉,她也慢慢敞開心扉,終于說出了來龍去脈。
原來,父親再婚後,靜靜過得並不好,她一直跟著奶奶生活,父親對她不聞不問便罷了,還事事都聽繼母的。她但凡出點差錯,繼母都會誇大其詞說給父親,父親便會對她破口大駡。
就這樣,處于青春期的靜靜,在壓抑的生活中逐漸叛逆。
前段時間她想讓繼母給她辦一張電話卡,卻遭到拒絕,她心裡不爽就偷走了繼母的手機。很快,在外打工的父親得知此事,又對女兒劈頭蓋臉一頓罵,根本不聽她的解釋。
心灰意冷的靜靜一時衝動,在家裡找到一瓶老鼠藥,打算結束自己的生命。不過沒喝多少她就後悔了,再加上味道不好,她就把藥吐了出來。
次日靜靜照常上學,可是身體裡殘留的毒藥卻還是發生了反應,繼母把她帶回家告訴奶奶她懷孕了,沒想到奶奶真就相信了。她們不但不送她去醫院,還到處散播謠言,絕望的靜靜這才選擇閉口不言。
而靜靜在母親家休養的這段時間裡,繼母不曾來看望,父親更是連個電話都沒有。這樣的態度令小華悔不當初,于是她提起訴訟,奪回了女兒的撫養權,前夫要每月支付600元撫養費,直至女兒成年。
在母親的關愛下,靜靜的身體和心理都逐漸健康,她終于可以回到學校安心讀書。
既然當初爭到了撫養權,那就好好養孩子,給她基本的愛和關心。可是這個父親卻只爭不養,把孩子丟給奶奶不說,還不曾溫柔對待,實在是暴殄天物。
離異家庭的孩子本就面臨著父愛或者母愛的缺失,獲得撫養權的一方應該給予更多的愛才是,而不是像這位父親一般,不僅漠不關心,甚至惡語相向。
更何況靜靜是一個處在青春期的女孩子,她更加需要被鼓勵、誇獎和關注。她可以不在意繼母的惡意,卻沒辦法接受來自親生父親的打壓和謾駡。
孩子該由誰來撫養,不能只看經濟能力或者家庭條件,更應該考慮誰能好好愛護孩子。一個盡職盡責的父母,比一個隻會出錢卻不陪伴和關心的父母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