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識郭剛堂是通過2015年上映的一部電影《失孤》。劉德華扮演的雷澤寬原型就是郭剛堂,很多人都會被電影中劉德華騎著摩托車不遠萬里尋找兒子的情景感動。而這一切就是郭剛堂24年來尋找兒子的全部生活。
郭剛堂從27歲時便開始騎著摩托車上路尋找兒子,奔波的二十幾年里,郭剛堂騎廢了10輛摩托車,足跡遍布祖國30多個省份,行程50多萬公里。他曾經期望過,亦曾失望過。直到2021年7月11日在公安機關的努力下,郭剛堂找到了兒子郭新振。
當所有人都以為郭新振會回到郭剛堂身邊生活時,他選擇了留在養父母身邊。在郭新振看來,養父母對他有養育之恩,如今他們年紀大了,自已理應照料他們。對于兒子的選擇,郭剛堂表示尊重。這位老父親二十幾年尋子路上到底經歷了什麼?
我的兒在哪里
郭剛堂是山東聊城人。1997年9月21日郭剛堂像往常一樣開著拖拉機跑運輸,等到他回家的時候,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映入眼簾的全都是人,郭剛堂看到家門前一條主干線上擠了百十號人。
這時候郭剛堂的一位叔叔告訴他,剛剛2歲半的郭新振被人販子偷走了。郭剛堂聽聞之后,腦子一片空白,他立即向眾人下跪,希望他們能夠幫幫自己找兒子。
郭剛堂所在村子的村民聽說之后,立即組織起來幫忙尋找。隨后警方也組織警力,投入到案件偵破之中。自從郭新振被偷走之后,郭家再也沒有往日的歡聲笑語。
郭剛堂的妻子一見家里來人,就給人家磕頭,請求對方幫忙尋找兒子。短短一個月里,郭剛堂就掉了30多斤肉。不到兩個月時間,郭剛堂的頭髮就全白了。那一年郭剛堂27歲,也正是這一年,郭剛堂踏上了漫漫尋子之路。
郭剛堂深知自己踏上的尋子路宛如大海撈針。但是自己堅持去找,或許某一天能夠找到。如果自己連嘗試都不去嘗試的話,那麼自己見到兒子的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郭剛堂將兒子的體貌特征全部記錄下來。郭新振左腳小腳趾和腳面之間有明顯的疤痕,雙耳都有明顯的尖尖。尋找兒子那段時間,郭剛堂見到人就會不斷詢問,「請問你見過耳朵尖尖,腳趾與腳面有疤痕的孩子嗎?」
為了盡快找到郭新振,郭剛堂組織過上百名村民尋找。人數最多的時候,郭剛堂集結了500多人。即便如此,依然沒有郭新振任何消息。因為組織人數眾多,規模也較大,郭家的經濟狀況很快就捉襟見肘。
快過年的時候,郭剛堂和一眾鄉親們悉數回到家。郭剛堂思來想去,自己還是無法安心地待在家里。1997年底27歲的郭剛堂獨自上路,為了節省開支,他買了一輛摩托車代步。他將兒子的全部信息印在兩面旗幟上。兩面旗成了郭剛堂24年尋子路的唯一慰藉。
郭剛堂的尋子路上,遭遇了數不盡的困難和波折。有一次他途經雞公山時,天空開始下暴雨。不巧的是郭剛堂前方一輛拉著大石塊的車上落下一塊石頭,郭剛堂避讓不及,石頭撞到了郭剛堂摩托車的前輪上。
摩托車先摔了出去,隨后是郭剛堂。他從摩托車上掉下來之后什麼也不知道了。為了尋找兒子,郭剛堂用盡了自己能想到的所有辦法。最初郭剛堂開始關注公安機關打拐消息,一旦發現任何有用的消息,郭剛堂總會馬不停蹄地趕往現場。
郭剛堂家里珍藏著一張地圖,上面用筆標注著他所有到過的地方。從遠處望向地圖,上面密密麻麻標注著大小不一的紅點。據不完全統計,郭剛堂在尋子的24年里,去過全國30多個省份。有些地方甚至去了不止一次。
或許很多人無法想象,郭剛堂騎著摩托車最北到過黑龍江省,最南到過海南省。天氣寒冷的時候,郭剛堂只能不斷趕路,萬萬不可在外面沉沉睡去。因為他知道,一旦自己睡著了就再也醒不過來了。
24年漫漫尋子路
一路上郭剛堂都會用咸菜配主食充饑,因為實在經濟條件有限,錢總有用完的時候。有時候沒錢買飯又餓得實在受不了了,郭剛堂就會厚著臉皮向別人討要些吃的。有一次郭剛堂開著摩托車到了大別山一帶,那一天風雨特別大。郭剛堂不小心摔了一跤,當時一只腳已經踩在了懸崖邊上。
郭剛堂望著茫茫山路,某個瞬間突然有一股沖動,他想跳下去算了。一旦跳下去了,尋子路上遭遇的一切困苦就全部消失了。一旦他跳下了,多年來心中的苦痛和懊悔就再也沒有了。
正當他思忖的時候,摩托車上印著兒子的旗幟在風中【啪☆啪】作響。郭剛堂一下子回了神,望著隨風飛舞的旗幟,郭剛堂仿佛看到了兒子一樣。兒子仿佛趴在他身邊鼓勵他,「爸爸啊!堅持下去!我一直在陪你啊!」
最終郭剛堂打消了輕生的念頭,在那之后無論多難,面對欺凌、交通事故等遭遇,郭剛堂再也沒有放棄過。有一次郭剛堂騎車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車燈壞了。這時候他突然發現后面有一輛汽車一直拿著車燈照著他。
隨后他下車詢問,原來對方看到他摩托車上掛著的郭新振的照片,知道他是找孩子的,希望能幫他照個亮。后來每當郭剛堂遭遇困難的時候,他總會想起有一輛車燈曾經為自己照亮過。無論再苦再難,他心中那盞明燈再也沒有熄滅過。
2008年郭剛堂與「寶貝回家」取得了聯系,自此之后,郭剛堂成了寶貝回家的一名志愿者。直到2015年,導演彭三源將郭剛堂的故事搬上了大熒幕。隨著電影熱映,郭剛堂的故事逐漸被大眾所熟知。
郭剛堂的朋友不經意的發現他睡覺的時候不停的發抖,郭剛堂表示那是心中的恐懼。尋子的二十幾年里,郭剛堂的內心被無數種情緒主導著。他糾結過、抱怨過、憤恨過,甚至內心偏激過。
郭剛堂希望日后他徹底走出來時,能夠幫和他有相似經歷的人一把。一想到找到兒子之后的美好生活,郭剛堂的內心便會一陣悸動。隨著公安機關發布的「團圓」系統上線、團圓行動開展,郭剛堂覺得自己離兒子更近一步了。
一直騎行在路上的郭剛堂心中有一個愿望,那就是希望全家人整整齊齊坐在一起,拍一張全家福。騎行了24年的郭剛堂,騎廢了10輛摩托車。郭剛堂表示,如果自己生活能寬裕些就好了。
這樣的話自己就能將從前騎行使用的10輛摩托車全部收集起來,等到日后有機會,能夠將自己尋子路上用到的一切物品做個展覽。也算是對過去尋子生活做個總結。
有一次郭剛堂路過江蘇省的時候,收到了當地人送給他的500元加油卡。因為郭剛堂婉拒了對方的捐款,當地人為了替郭剛堂加油,只能用這種另類的方式為他打氣。郭剛堂每次加油的時候,也能想到來自江蘇省的加油聲。
早在2000年,DNA比對技術就開始應用于打拐行動中。郭剛堂和妻子的DNA信息很早就錄入在冊,不過公安機關一直沒有找到郭新振的DNA比對信息。也正是因為如此,郭新振被拐一案一直沒有被偵破。
直到2021年6月上旬,郭剛堂尋子一案終于有了進展。
原來山東警方在河南發現了與郭剛堂夫婦DNA信息比對成功的樣本。隨后山東警方針對這個信息順藤摸瓜,找到了當年收養郭新振的家庭。接著警方針對這條線索繼續走訪、調查,終于找到了24年前拐走郭新振的兩位犯罪嫌疑人。
其中一位犯罪嫌疑人因為涉及其他案件,當時正羈押在山西某看守所內。在警方大量證據面前,兩位犯罪嫌疑人最終被警方攻破了心理防線,交代了當年的全部作案過程。
原來,當年拐走郭新振的犯罪嫌疑人是一男一女。最初由女性犯罪嫌疑人踩點,男性犯罪嫌疑人則提前規劃逃跑路線。最終女性犯罪嫌疑人鎖定了在院外獨自玩耍的郭新振,兩人將孩子抱走之后,立即順著之前確定的逃跑路線一路逃到了河南。
兩人到達河南之后,由男性犯罪嫌疑人找到買家,并將郭新振成功販賣給他人。多虧了公安部2016年上線的「團圓」平臺,讓郭剛堂與兒子、家人一同拍攝全家福的愿望更近了一步。
據悉「團圓」行動自上線以來,已經幫助兩千多名被拐兒童找到了他們的家人。其中被拐時間跨度最長的有61年,「團圓」行動也給了郭剛堂信心,他終于有機會與尋找了24年的兒子郭新振相見了。
其實在郭剛堂尋找兒子的24年間,他時常將自己整理的尋子和防拐方法分享給他人。在找到兒子郭新振之前,郭剛堂已經幫助7個家庭找到了孩子。看到孩子與父母重逢的那一刻,郭剛堂也時常暢想著與兒子相聚的那一刻。
2021年7月11日山東省和河南省公安機關為郭剛堂和郭新振舉行了認親儀式。當郭剛堂和妻子見到郭新振的那一剎那,兩個人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周圍的見證人也被郭剛堂的堅持而感動。雖然郭新振剛見到親生父母時有些緊張,待雙方情緒穩定之后,一家人開始靜靜地聊天。那種緊張感和疏離感便消失不見了。
《失孤》主演劉德華聽聞郭剛堂找到了孩子,特意錄制了一段視訊祝福郭剛堂。網友們看到被拐走的郭新振終于被找了回來,心情都十分激動。當所有人都以為郭新振會回歸親身父母身邊生活的時候,郭新振卻做出了另一個決定。
尊重孩子的選擇
在認親現場的時候,郭剛堂一家情緒十分激動,畢竟等了盼了24年才終于盼回了郭新振。相比父親的激動,郭新振表現得有些冷靜。當所有人都以為郭家會迎來大團圓結局時,郭新振的決定令所有人頗感意外。
談到未來的生活,郭新振表示,「養父母的年紀很大了,他們對我有養育之恩,作為家里唯一的男孩,自己有義務照顧他們」。不僅如此郭新振在河南也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在他心中更愿意留在河南生活。
對于剛剛相認的親生父母,郭新振希望日后有時間可以多走走、經常回去看看。雖然眾人對于郭新振的決定有些意外,但是郭剛堂夫婦卻表示尊重孩子的選擇。
雖然郭剛堂夫婦對于兒子的決定表示尊重、理解。但是廣大網友對于郭新振的決定十分不解,在許多人看來,郭新振的做法無疑是「認賊作父」。
要知道郭新振的養父母在收買郭新振之前,家里已經有兩個孩子了。即便如此,郭新振的養父母依舊從人販子手中買來了郭新振。如果當年拐賣郭新振的人販子要被法律制裁,那麼作為收買人的郭新振養父母要被法律如何對待呢?
令郭剛堂十分難過的是,在踏上尋子路后不久,他曾經來到過兒子郭新振被收養生活的縣城,而且踏足不止一次。或許是當時父子倆的緣分有些淺,郭剛堂一直沒有在當地遇見郭新振。
也有理性網友分析,當年郭剛堂在郭新振生活的縣城尋子,鬧得動靜那麼大,郭新振的養父母不可能一點消息都不知道。即使他們知道郭新振的親生父親來到當地尋找,四下權衡之后也會保持沉默。
如果不是郭剛堂足夠堅持,或許他一輩子都無法與兒子相見。就像他剛啟程的時候說過那樣,即便知道自己踏上的是一條宛如大海撈針一般的路,自己一旦開始就有希望。
如果自己在剛開始就放棄了,那才是黑暗的開始。如今距離郭剛堂與郭新振認親已經過去將近一年的時間了,郭剛堂也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之中。在老郭看來,兒子也希望尋子的熱度散去,自己也可以回歸正常生活。
郭剛堂依舊尊重兒子的決定,如果孩子真的想孝順親身父母,那麼自己就與郭新振的養父母一家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親戚關系。這樣一來郭新振也可以與郭家時常走動。
在許多網友看來,自己實在做不到像郭剛堂一樣偉大。不僅能夠忍受24年兒子被拐賣的煎熬,還能在兒子被找到之后,原諒了當年收買兒子的買家,并且將其作為親戚相處。
其實無論郭新振選擇養父母還是選擇親生父母,總不會得到令所有人滿意的大團圓結局。一邊是無法割舍的血脈親情,一邊是付出過時間和精力的撫養恩情,對于郭新振來說哪一邊都無法輕易割舍。就像郭剛堂說的那樣,「尊重孩子的決定吧」。
郭剛堂尋子的24年里,從27歲堅毅果敢的小伙子逐漸變成滿鬢風霜的半百老人。郭剛堂終于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活成了一道微光,無論是當下還是未來,還會幫助更多像自己一樣的家庭找到迷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