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綜合推薦
奇聞趣事
熱點新聞
娛樂明星
大马新闻
萌寵樂園
插畫趣聞
生活小妙招
情感百態
全部
    
50歲後決定「解散家族」移居郊區「不和兒女同住」告別一家六口「不讓子女依賴」住溫泉別墅「每天醒來像小孩興奮」:餘生過喜歡的生活
2022/06/11

不少人懷抱著想離開都市到郊區居住的夢想,不過在此之前,說服家人、適應新環境和新鄰居種種困難,或許也讓人感到猶豫。一對住在東京的夫婦,在50歲後賣掉原本市區的房子,搬到步調悠閒的伊東溫泉鄉,移住鄉下有哪些優缺點、又該注意哪些事項?

2020年夏天,決定告別一家六口住在一起的生活,56歲的木村智華子和丈夫離開東京,移居到鄰近度假勝地伊東海岸一處附設溫泉的別墅。「每天醒來時,就像小孩子一樣興奮。」木村小姐笑說。

為何會選擇伊東?除了冬季相對溫暖的氣候、往來東京首都圈交通方便,最吸引人的,還是這裡隨處可見的豐沛溫泉。「來這邊之後,我每天晚上都在家裡泡湯,皮膚都感覺變好了。」

木村太太年輕時因為從事美容設計的工作而來到東京,「我的座右銘是:想到什麼就不要猶豫、立刻實行。」也因為幫藝人做造型,年輕時在大都會過著光鮮亮麗的生活,結婚後她才和丈夫買下位于東京世田穀區的獨棟房屋,過著忙碌又充實的家庭生活。

然而,13年後從事視覺設計師工作的先生,因為轉為在家接案子,嚮往鄉村生活的他突然向太太提出想要搬到郊區的提議,木村智華子透露「一開始我們還沒有決心,所以先從把居住規模縮小開始,未來就有更多選擇。」于是夫妻倆把家中的物品減少到1/3,並賣掉原本的房子、改為租屋,作為正式移居的前期準備。

由于女兒們陸續結婚生子搬出去住,木村夫婦和長女一家三口、加上一位寄宿友人,開始了6人共居的生活,雖然對木村夫妻而言,每天都能含飴弄孫很快樂,但因為疫情的關係,再加上木村夫婦覺得女兒逐漸在生活上依賴他們,于是他們決定搬離東京、移居到冬季相對溫暖的氣候、往來東京首都圈交通方便,並以豐沛溫泉著稱的「伊東」,並在鄰近度假勝地伊東海岸找到一處屋齡35年且附設溫泉的鄉間別墅入住。

木村智華子回憶「感覺如果持續和女兒同住的生活型態,對彼此都不是一件好事。關于自己想要如何生活,也差不多該是重新審視的時候。」,而當他們告知女兒移居的決定,「一開始孩子雖然有些驚訝,但也同意:該讓爸媽過屬于自己的生活了。」于是兩人僅花了一個半月就搬到新住家。

不僅如此,木村夫婦連作息變得比以前更規律。「因為要照顧庭園和作物,一定要趁著早上的時間,而且這裡的早上非常美,如果不好好感受就太可惜了,即使是夏天,這裡也比東京涼爽不少。」

然而, 搬到鄉下的老房子經常會遇到的狀況之一,就是屋況往往不是太好。包括屋頂、地板的修繕等等,有許多損壞需要處理。「像鄉間別墅這樣的房子,屋主可能一年也只會住個三五次,對房子的詳細狀況不一定清楚,所以在購買之後,多少要有心理準備,可能會有些預期以外的支出。」

現在木村智華子平均每週會有2~3天往返于東京,移住之後,她選擇工作案時也以「對自己而言是否能感到愉快」為標準,不再勉強自己。

移動通勤的時候,她特別選擇單程約2小時的一般路線,而非更快速的新幹線,「一下子就到了多無聊啊。」她會在車上閱讀、回信,或是看看窗外風景打盹,度過一段悠閒的時光。

另一個改變,就是作息變得比以前更規律。「因為要照顧庭園和作物,一定要趁著早上的時間,而且這裡的早上非常美,如果不好好感受就太可惜了,即使是夏天,這裡也比東京涼爽不少。」

享受田園之樂是移住鄉間的一大樂趣。木村智華子笑說,她第一次知道橘子花有茉莉般的香氣。(出自日經新聞)

也有人擔憂鄉間生活人際交往封閉、很難打入原本居民的生活圈,木村智華子則認為,「其實只要自己先展現主動的態度,初期多參與地方事務,放開心胸與人交流,一段時間之後,自然就能融入群體。」

她笑說,搬到這裡之後,總會有朋友送來剛從海邊釣上的新鮮魚貨、或是自家栽種的各式蔬果,「需要自己買的,大概只剩肉、豆腐和麵包。」

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少人近年考慮搬離人口密集的都會區,移居步調較為緩慢的郊區。

以位于東京近郊的伊東地區來說,這裡的優點是既能在2個小時內抵達首都圈,且擁有美麗的景色和溫泉,以及豐富的海鮮、農產,可以到海邊踏浪戲水,也能登山賞景。

小而美的市街、物美價廉的農產品是郊區生活的一大吸引力。(出自伊東市移住促進官網)

但移居郊區也並非完全沒有缺點,例如生活機能和便利性可能不如大城市,如果沒有自己開車,活動就會受到限制;晚上9點以後大部分的商店就會關門,對于喜歡熱鬧夜生活的人來說,或許會感到有些無聊。

伊東區域振興協力事務員荒武悠衣表示,在決定移住之前,最好能實際到當地看看,甚至是安排一趟短期旅行或是longstay,瞭解環境、確定自己想要在這裡長住之後再做規劃,如果在當地有熟悉的朋友,可以及時給予協助,則可以讓移居過程更順利。

一聲爸爸等了58年!90歲爺爺「火車站弄丟2歲兒」用一生尋「終在晚年圓夢」父子相擁而泣
2023/04/29
幸好有你!「攔車哥」不為暴雨堅持「攔下來每輛車」累到三次「拯救上百輛車」
2023/03/04
拾荒夫妻「窩棚」18年生了10個孩子,被問其中原因時,妻子:我們也不想
2023/03/04
男子婚戒丟計程車,被司機索要1666元「圖個吉利」,失主溝通無果出狠招,結局讓人舒適
2023/03/04
媽媽獨自帶大2孩,欠債幾百萬硬撐,「零負評女神」林依晨,化身「寵媽狂魔」:媽媽教會我太多
2023/03/04
父母將400萬拆遷款全給兒子,母親突患重癥,卻逼著兩女兒出錢治病,女兒回應:我可沒錢
2023/03/04
母愛永遠不變!兒子中年下崗擺攤,70歲老母心疼兒子「每天送飯幫忙不喊苦」:心疼他,累點也沒關係
2023/03/04
96歲高雄阿嬤賣了55年自助餐,賣掉7套房子,欠債200萬,「逝世3000多人來送,花籃擺滿街」
2023/03/02
85歲都不能安享晚年!她嫁小32歲丈夫「被當賺錢工具」拋頭露面不顧身體「忙直播」:他一點都不心疼
2023/02/28
有錢卻回不去了!馬國畢當老闆「創業月賺40萬」擁5間店,感慨「曾想追回前妻」:沒辦法了
202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