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曹翠芬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比較陌生,但如果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里的祖母盛老太太,很多人便立刻知道了。
猶記得明蘭出嫁時,她淚流滿面地拽住孫女的手,心中縱有萬般不舍,卻只說了一句:「明丫頭,好好的!」瞬間,惹得無數人為這份祖孫情流下了眼淚。
在《慶余年》中,范閑即將離家赴京時,她那一個轉身,更是把老人對孩子難以割舍又不得不舍的情感表達得恰到好處,也再次擊中了我們的淚點。
在無數人心中,她是當之無愧的「國民祖母」。
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位老戲骨,卻曾經被名導張藝謀評價「紅不了」。
1990年,張藝謀籌拍《大紅燈籠高高掛》,46歲的曹翠芬前去試鏡二姨太,誰知張藝謀說:你的面相太平凡,紅不了,不適合當演員!
曹翠芬便把自己出演過的《南征北戰》和《女人國的污染報告》影像資料都留在了劇組。結果半夜,她就接到了導演組的電話:「二姨太就是你了!」
1991年電影上映,曹翠芬把表面奉承、刻意討好大太太,背地里又陷害別人裝無辜的二姨太演得十分到位,讓觀眾眼前一亮,連連叫好。
在戲里,曹翠芬體驗了無數天倫之樂。然而,回到現實生活中,她卻一生無兒無女,和結發丈夫共度了50余年,成為了初代「丁克」。
01 29歲才出演第一個角色,為事業推遲懷孕計劃曹翠芬出生在上海,卻長在北京,父母都是文藝發燒友,她的童年便是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下度過的。
16歲那年,她考取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預科班,一年多后,正式成為一名本科生,向著她的表演夢出發。
用她自己的話來講,那時候初生牛犢不怕虎,心里向往就去做了,也不知道當演員還需要長得漂亮。
偏偏她這股子勁頭很惹人愛,在學校里遇到了相伴終生的伴侶譚天謙。
譚天謙為人體貼,和曹翠芬很合得來。那個年代的愛情也淳樸,兩個人很快便走到了一起。
正當他們憧憬著未來五彩紛呈的人生時,不曾想,等待他們的竟是意想不到的轉折。
恰好趕上特殊的年代,畢業后,他們先在學校待了3年,不僅沒有工作,還要伸手向爸媽要錢。
1966年,他們終于等來了工作的消息,結果卻是去農村種水稻:男生女生分開,都住在老鄉家里。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平時見一面都要隔好多天。
在那些日子里,譚天謙總是默默地給予曹翠芬鼓勵,而曹翠芬也不忘回贈一句「向前看」。
曹翠芬一直懷揣著表演夢,平時下地種田時,她刻意體會生活,認真揣摩;一有機會,她就去試鏡。
終于,在1973年,北京電影制片廠要拍攝《南征北戰》,曹翠芬一聽說這個消息,趕忙從稻田趕到劇組試鏡。幸運的是,她拿到了永貴嫂子這個角色。
同一年,她和丈夫被重新分配到了北京電影制片廠,他們終于又回歸到了夢想的軌道上。
兩個人心里又悲又喜,喜的是,他們又回歸熱愛。
悲的是,蹉跎了7年的時光,曹翠芬那年已經29歲了,這對于女演員來講已然錯過了很多。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很多人29歲早已為人父母,而他們的夢想才剛剛起步。
思慮再三,曹翠芬對丈夫說:「我已經29歲了,失去這次機會,恐怕不知道什麼時候還會有下次機會,孩子我們晚幾年再考慮吧。」
譚天謙同樣有著表演夢想,自然理解妻子對表演的向往,他默默點了點頭,把要孩子的想法壓在了心底。
這或許就是相濡以沫的伴侶之間的互相理解吧: 我理解你的追求,你也理解我的夢想。
02 突如其來的疾病,她可曾有過后悔?
《南征北戰》拍了整整一年時間,也讓曹翠芬的演技提升了一個檔次。但遺憾的是,她的角色并沒有激起什麼浪花。
曹翠芬猛然意識到:做演員,女人不漂亮是很吃虧的,她要付出比漂亮演員雙倍甚至更多的努力。
苦惱之際,譚天謙總是在一旁安慰她:現在是剛剛起步,未來一定會更好的。
就這樣,她拍了一部戲又一部戲,只要有片約,她都會加倍珍惜。
另一方面,譚天謙的事業也有了起色,兩個人常常聚少離多。
每當拍完戲聚到一起,他們會很自然地談到懷孕生子,但緊接著又被接踵而來的戲約打斷。
轉眼間,曹翠芬40歲了。雖然演藝事業沒有很大的成績,但孕育孩子的事情已經推得太久了,他們想要孩子的想法變得更加強烈。
但緊接著,《女人國的污染報告》劇組找來,曹翠芬和丈夫兩人參演,還都有很重的戲份,他們不舍得放棄,再一次投入到表演事業當中。
皇天不負有心人。曹翠芬因此得到了金雞獎的提名,她的事業也終于向前邁了一大步。
之后,恰逢張藝謀要拍攝《大紅燈籠高高掛》,尋找二姨太卓云的人選。
曹翠芬憑借著自己對二姨太的揣摩,向導演提出加一句台詞,意外地得到了張藝謀的肯定。最終,她憑借對這個角色的精彩塑造,成功拿到了「最佳表演獎」。
拍完《大紅燈籠高高掛》,曹翠芬才回到家中,丈夫就拿出了《上海一家人》的劇本,跟她說:「你在上海出生,應該回上海拍一部戲。」
當時距離開拍僅有兩三天的時間,曹翠芬連忙轉場去了上海。拿到劇本后,她便馬不停蹄地看劇本,就連丈夫打來電話,也只說了兩分鐘就掛斷了。
也許是事業太忙,也許是天公不作美,曹翠芬一直沒有懷上孩子。
而后,譚天謙又生了一場重病,調養了好久才恢復。
從那之后,他們對生孩子這件事情開始看淡,兩個人專心地生活,搞事業。
03 有熱愛的事業,和丈夫一起相伴到老雖然結婚很多年,但譚天謙和曹翠芬依然像熱戀一樣,每天都要保持聯系。曹翠芬外出拍戲時,譚天謙的電話也每天如約而至。
不僅如此,譚天謙每次還要讓曹翠芬把地址說詳細,具體到哪條街道哪個房間。
在《孤兒淚》中,曹翠芬飾演的是一位西北村婦,雖然劇組給安排了賓館,但為了真正體察角色,她大晚上就抱著被褥去了老鄉家里。
結果,丈夫打電話來,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人。
心急如焚的譚天謙火急火燎地來到了當地,還驚動了劇組,好不容易才在老鄉家里找到了曹翠芬。
就算這樣,譚天謙也不忍責怪曹翠芬半句,他只是擔心她而已。
而后,曹翠芬憑借這個角色拿到了華表獎最佳女主角,也入圍了金雞獎。52歲的她終于站上了最高的領獎台。
不過,對她來講,這或許只是路途中的一處風景。在她的內心深處,對于演員這個職業一直有著更深的熱愛。
2018年,《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上映,曹翠芬憑借著盛祖母這個角色迎來了演藝生涯的又一高點。
之后拍攝《什剎海》,劇組就在北京,但為了保持對人物的感覺,曹翠芬也一直住在劇組。
譚天謙自然是贊同她這樣的做法,但每天的電話也是必不可少的。每當電話響起時,曹翠芬都會很輕快地接起來,臉上也會自然地洋溢出少女般恬靜的笑容。
在拍攝《老伴》時,劇中不少和老伴相處的細節都是曹翠芬增添上的。
老兩口走在城樓下,老太太要挽著老爺子的胳膊,老爺子卻不好意思,老太太便說:「你年輕的時候敢在大街上擁抱我,現在怎麼還不好意思了呢?」說著,便彼此挽著向前走了。
這些日常對于曹翠芬來講,真的是再稀松平常不過了。
不拍戲的日子里,夫妻倆便在家里安享自己的煙火氣,不論是上海美食還是北京特色,他們都可以接受。閑暇里,看書品劇;每逢電影學院播放新片,更是準時到場。
和含飴弄孫相比,兩個人一起相伴的晚年生活,可謂是另外一種美好。
04 人生還有更多可能對于曹翠芬來講,78歲的年紀距離終點還遠,人生還有更多可能。
別人可能五六十歲就退休了,而她52歲拿到第一個最佳女主角,70多歲才火遍全網,她的藝術生涯很長,至今仍在繼續自己的熱愛。
談及養老,曹翠芬很坦然地講,自己和丈夫商量好了,一起到養老院去安享晚年!
「他如果把我放下了或者我把他放下了,都會有一份歉疚!」
我們這一生最終追求的,或許就是擇一人,選一事,處一世!
愿你我都能夠做到真正發自內心地選擇,不負熱愛,活得熱氣騰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