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港片沒落了20年,可香港演員在內地的口碑從未「撲街」,尤其那些黃金配角。
相比資源豐富的內地演員,他們中的大多數早就無戲可拍,但觀眾對他們依舊滿懷敬意。
比如開貨車的「非凡哥」麥長青。
比如市場擺攤賣魚的黃文標。
比如當老師的陳慧珊。
之前真人秀《中佬唔易做》,一幫老演員圍了一桌,感慨生活艱難。
沒有工作,為了混口飯吃,上不了台面的活也得接。
這些年,我們在新聞里看過太多這樣的故事, 香港演員「下崗再就業」似乎成了一種「風尚」。
當然,無戲可拍并不是因為他們業務能力不過關。
恰恰相反,看到這些面孔,我們很難不回憶起一兩個經典角色。
今天聊到的這位「落魄影帝」也是如此,他叫車保羅。
看到這張臉,我們都知道他是陳小春版《鹿鼎記》里的胖頭陀。
因為最近被邀請上了內地綜藝《無限超越班》,這位六十多歲的老演員火了。
簡單說,這檔綜藝就是模仿TVB當年的無限訓練班,車叔這樣的前輩主要是幫助年輕演員磨練演技。
節目中,年輕演員要選擇一位導師,合作完成一部TVB經典劇。
然而節目開播,車保羅真摯邀約卻無人回應的心酸一幕上了熱搜。
尤其他那句充滿誠意的:
「誰愿意跟我這個小老頭一起玩啊?」
媒體還發現,車叔為了錄這檔節目,特別辭掉香港的工作。
這一下,觀眾有些憤怒:
人家千里迢迢趕來,就為了配合節目劇本,給這幫養尊處優的年輕演員當陪襯?
其實作為飛行嘉賓,車叔一共就拿了三天的錄制酬勞,他的戲份也不多,畢竟比他大牌的嘉賓還有很多。
對此,他心知肚明。
然而車叔沒有敷衍,反而異常投入。
關于辭掉工作,他也沒有主動跟節目組提及,只是認真完成任務,然后默默回到香港。
事后,節目導演吳彤和車叔都發博解釋,一切都是車叔自己的選擇。
車叔還在采訪中很坦誠地提到,3天能拿到這麼多酬勞,真的很開心。
經過這一事件,大家發現這位小老頭一點都不圓滑,反而和藹、敬業。
最近幾年很多港星北上發展,利用昔日名氣圈錢的也不在少數,但對于車叔這樣的「甘草演員」,機會很少。
幾年前車叔就表達過對戲約的珍視,如果有戲拍,他絕對可以辭掉香港的一切事物,全身心投入。
沒想到,這不是一句玩笑話。
車叔錄完節目,回到他熟悉的街市,換上那身制服,繼續工作。
閑暇時,他自己錄一小段視訊,稱呼粉絲「哥們兒、姐們兒」,告誡大家「早起工作,活著真好」。
很多人不理解,香港這批演員怎麼能活得如此坦然且堅定?
有人說是現實教人認命。
看完車叔的故事,你會開始理解這句話:
「在自己這條故事線里,每個人都是主角,就看你怎麼活。」
02
▼
車叔演過上百部戲,99%的角色都是配角,而且演得都是小人物。
車保羅原名吳溟蒼,生于1959年,出身香港底層。
他最初入行,是導演徐克相中了他190公分的身高和那張有些詭異的臉。
別看沒有出演主角的機會,但特型演員很吃香。
在港片黃金時代,車叔根本不缺戲拍。
他信奉「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審死官》里的衙役。
《倚天屠龍》鶴筆翁。
《碧血劍》里的呂七先生。
也正是自小懷揣一個江湖俠客的理想,這些角色才那麼令人難忘。
在那個時期,車叔也賺到了錢,也感受過人前的風光。
但沒幾年,港片市場開始衰落,大批香港演員失業。
2003年,TVB開出年薪2000塊的續約合同,車叔負氣出走。
他認為自己鉆研演技多年,到哪不能拍戲?
可現實是,演員遍地都是,車叔沒有好看的外表,沒有演過主角,混口飯吃都難。
再加上年輕時候不懂投資理財,積蓄很快花光。
最窘迫時,他還經人「引薦」去日本拍片。
去了以后才發現被坑了,被脅迫拍了[色.情]片。
中年人的難往往不僅是事業不順,就在他硬著頭皮賺錢養家時,小孫女突遇交通事故去世。
等到母親去世時,他口袋里連幾萬塊喪葬費都拿不出來。
無奈,受人指點的車叔厚著臉皮登報眾籌葬母。
最后在社會各界好心捐款下,他才勉強湊錢辦了場簡單的葬禮。
至此,一個演員最后的尊嚴也碎了一地。
那時車叔想過放棄,他感慨說:
「其實我都不算演員,需要奇怪的角色時才會來找我們。」
那些年,沒讀多少書的車叔四處求職,保安、司機、雜工,能賺錢就行。
即便如此,別人還要調侃一句」我們小本買賣,哪里請得起大明星?」
車叔苦笑一聲,演員也是人,也要吃喝拉撒,掙錢養家嘛,不丟人。
找不到工作時,他也曾低頭去領社會救濟,還被造謠去世,晚年凄慘。
好在車叔比較樂觀,把更多心思放在賺錢養家上。
後來,他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在一處市場做監督員。
外人覺得,車保羅混得真不像話。
但對他來說,這份工作相當厲害。
一個菜市場的秩序井然,都是他的功勞,一切都有意義。
指揮交通、接受投訴、疏通管道,又或者老人走失、小偷扒竊……
被采訪時,他搞怪地擺出架勢,就像一位退隱的大俠。
經歷了大起大落,灰心失意,車叔沒有放棄演戲,只是無奈把做演員變成了副業。
他要生活,也要理想。
有戲拍的時候,別人一聲招呼,他立刻屁顛屁顛地換上戲服,還是那個兢兢業業的特型演員。
沒戲拍的時候,他每天凌晨起床,穿梭于香港市井,做著平凡的工作。
不同崗位來回切換,車叔卻少了很多煩惱,不再對自己有所質疑。
說來也奇怪,放下了所謂的名利包袱,整個人竟然快樂了起來。
從前他夢想當俠客,現在他努力攢錢,給家人穩定的生活,或許還有希望補償妻子一個像樣的婚禮。
十多年蟄伏,終于,他等到了一個證明自己演技的機會。
03
▼
2019年,第21屆台北電影節,車叔的名字突然出現在了最佳男主的候選名單中。
大家發現,這名曾被傳去世的演員竟然還在拍戲。
原來,車叔抽空拍了一部名叫《老人與狗》的短片,他飾演一位身患癌癥的老人。
選角時,導演陳瀚恩曾擔心車叔演不了,畢竟他曾經的角色都不夠沉重。
但了解過車叔失業后的十幾年經歷,陳瀚恩又覺得這個枯瘦的老人必須讓他來演。
導演托人找上門時,車叔正在菜市場跟街坊忙碌著。
演了一輩子配角,終于等到這個角色,車叔激動又鎮定,他說:
「現實中我也被解雇,早前我也因心臟毛病入醫院,角色背景和我相似,所以沒問題。」
《老人與狗》里有個情節,孫子看到快要老死的狗,讓車叔想辦法。
車叔無奈回答:
「狗老了就是會死啊。」
觀眾看哭,稱贊他演得真好。
其實老狗的命運,車叔很懂。
不久,喜訊傳來,車保羅要當影帝了。
街坊鄰居看到新聞,迎面道賀,要求合影。
車叔高興了一會了,轉頭想到第二天還要很多工作,不如早睡,才有精神干活。
接受記者采訪,他對影帝的興趣不多,反倒是饒有興致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管理的公廁有多干凈。
談到要去台北參加頒獎典禮,車叔說那邊朋友很多,就當是聚餐、旅游了。
車叔最后如此評價自己:
「我做番人。」
這句話的意思是:
「我做了一回人」。
輝煌也罷,落魄也好,這都是人生。
人這一生,年輕時想要體面,假裝一下還挺容易。
但過了中年,到了晚年,總要直面內心,就很難再騙自己。
想體面地死去,真的很難。
所以不如換個活法,踏實過好每一天。
實在不行,就先過好眼前,這是比較實際的幸福和快樂。
04
▼
作為觀眾,看到車叔的豁達,很欣慰。
看到他人到晚年,對待表演仍舊兢兢業業,很感動。
戲內奉獻演技,戲外淡定過活。
我們稱贊這位演員的修養,更尊敬他對待人生的態度。
年輕時,難免看重名利。
經歷了一些困難,跨過了一些坎坷,總會思考:
我們到底在追求些什麼?
最近看到一條高贊評論:
「感覺只有我在為了生活汲汲營營。」
其實,生活本就如此。
那些活得快樂的人不是天生樂觀,而是在一次次苦難中與自我斗爭,然后成功突圍。
幸福,應當由自己定義。
正如書中所講:
「月亮是那崇高而不可企及的夢想,六便士是為了生存不得不賺取的卑微收入。」
相信有一天,我們都能攢夠自己的六便士,然后去追逐心中那彎明月。